池州市委编办“三力齐发”为基层减负赋能

访问次数: 1327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4-11-01

[字体: ]

近年来,池州市委编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系统推进基层放权赋能、松绑减负,不断强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优化机构设置,减轻基层治理压力。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县(区)构建扁平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和“条抓块统”的工作运行机制,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领域,按照“6个必设+N个选设”的模式,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分大、中、小乡镇(街道)设置多个副科级事业单位。统筹配置基层力量,加强基层派驻机构管理,强化基层对派驻人员的统一指挥与协调职能,根据人财事分类将派驻机构下沉乡镇(街道),建立健全派驻机构人员管理机制与考核评价体系。

深化赋权减负,增强基层治理动力。优化赋权事项运行,深入基层开展赋权事项运行情况评估调研,梳理出赋权事项中专业技术性强、监管任务重、基层无力承接的事项,报上级研究调整。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基层治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事项及时督促县(区)赋权部门同步下放审核权限。优化基层权责边界,督促各县(区)区制定向乡镇街道交办事项准入办法,落实职责准入制度,厘清基层职责边界。深化“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赋予乡镇街道综合执法调度、多部门协同解决的综合事项的统筹协调和考核督办等权限。

统筹资源配置,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推进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结合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指导县(区)采取直接划转空余编制、下沉派驻机构人员编制等方式,增强基层工作力量。全市直接划转空余编制、下放派驻机构编制、上级派驻机构人员纳入乡镇(街道)统一指挥协调。保障基层编制使用。下达年度乡镇街道机关编制使用计划用于招录公务员,其中半数以上岗位适合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人员报考。统筹指导县(区)开展“乡编村用”工作,使用乡镇事业单位编制,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比选和在村(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定向招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