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编办立足于群众医疗和康养产业发展需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有关要求,优化机构编制保障,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服务保障人民健康。
一是优化机构设置,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市、县(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加挂疾病预防控制局牌子,健全重大疾病传染病防治体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业务领导。整合组建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到机构合并后编制不做精简,保障疾控工作力量不减弱,强化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流行病学监测、健康教育等职责。设立市传染病医院,增强各类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和科研力量。
二是加强编制保障,增强基层卫生服务力量。深化公立医院周转池编制年度使用情况动态评估,根据实际运行需求,调整休宁县、祁门县四家区县公立医院周转池编制使用标准。近三年备案区县8家公立医院周转池编制使用计划370名,助力区县医疗卫生人才引进。2024年拿出18名事业编制用于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招聘工作,引导更多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优化乡村医生队伍。
三是发挥特色优势,推进新安医学传承创新。支持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更名为为新安医学院,增强“新安医学”品牌影响力,推动中医药相关专业发展,加强新安医学人才传承培养。统筹安排公立医院用编进人计划,优先保障新安医学用人需求,近三年,备案市、县(区)中医医院周转池编制使用计划192名,引进针灸推拿等新安医学人才,加强新安医学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