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委编办“三个结合”赋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访问次数: 547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4-12-19

[字体: ]

近年来,岳西县委编办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理念,以“三个结合”为导向,着力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为县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坚持“优化”与“调整”相结合。优化布局结构。优化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管理体制,设立天堂城东中心学校。积极对上争取县实验小学的机构设置级别,通过县委编委会议进一步明确县实验小学划归天堂镇城东中心学校管理。岳西县24个乡镇,除天堂镇设置2个学校外,其他23个乡镇均实施乡镇中小学“一体化”办学改革,实行“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套账”管理。整合区域资源。加大乡村教学点撤并力度,督促教育局就乡村教学点零散分布、学生规模少、占用教师资源多、教育教学成效不显著等问题的教学点进行“撤点并校”。近年来共整合撤销45所教学点,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极大发挥了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保障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需求。加强党的领导。按照“撤一建一”的原则,设立岳西县教育局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引领、服务、教育全系统党员和师生的重要平台,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助力教育事业新发展。

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坚持动态调整。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精简高效、因地制宜”的原则,每年对各中小学校的办学规模、教师结构、在校生数量进行摸底,在坚持全县教育系统核定编制总额不变的前提下动态调整各所学校编制。将省核定的教育周转池编制全数分配至各所学校,保障重点教育人才、紧缺学科的用编需要。落实补充机制。建立年度教师补充机制,着力解决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缺编问题。近3年来,特岗教师入编212人、定向教师入编144名、硕师计划入编7人、高中人才引进15人,年轻师资力量得到有效补充,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提升了教育活力。挖潜创新管理。加大超编学校的消化力度,通过公开比选、竞聘上岗等方式将编制富余乡镇学校教师安排到城区缺编学校任教。畅通教师跨学段教师动态调配,适当选拔有相应教师资格的教师到初中、高中任教,优化县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缓解编制需求压力。

坚持“严管”与“跟踪”相结合。加强监管赋能。加强编制精细化管理,依托实名制数据,每月对中小学教师退休、辞职、调出等人员变动情况实时掌握、动态监控,建立教师出入编人员管理台账,分层分类掌握教师编制总体情况,同时对教育部门的申请进行全方位评估,强化教育系统用编、用职的前置性审核。加强督导调研。全面掌握学生数、在编数、编外教师数量以及抽借调、在编不在岗、课时量等有关情况,对掌握的数据进行严密分析,对编制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为下一步有效解决机构编制总量控制与教育事业发展用编需求之间的矛盾打牢基础。加强政策把关。准确把握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核定政策和口径标准,逐项认真准备申报材料,及时完成科级学校党组织领导职数核定工作。对审批权限在县级编委的事项,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原则、标准、程序做好领导职数管理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29个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职数核定工作,并同步规范学校行政领导职数。(撰稿人: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