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看数据如何变身?

访问次数: 192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2-24

[字体: ]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数据资产化是挖掘数据潜力的核心环节。2024年10月,我国首张数据产权登记证书在安徽诞生,紧接着,安徽以这张证书为担保,又成功发放了全国数据产权统一登记体系下的首单数据资产担保贷款。那么,从“第一证”到“第一单”,从冷冰冰的信息记录到热腾腾的流动资金,数据是如何完成这趟蜕变之旅的呢?

  新年伊始,马鞍山市天创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的林业巡检无人机正式交付使用。公司负责人刘帆介绍,像这样的无人机站点他们已经建好了8个,巡检范围覆盖了当地90%以上的山林。这个项目也是天创公司把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本,再投入到数字产业当中的第一个项目。

  马鞍山市天创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刘帆

  我们公司获得了全国首张数据产权登记证书,我们就用这个证书作担保,从银行获得了全国数据资产担保贷款的“第一单” 100万元,拿到贷款以后,我们又立刻投入到无人机林业巡检项目里面。

  从申请第一张证书到拿到第一笔贷款,再到投入生产,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冯旭,是天创公司所在地马鞍山市含山县数据资源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是刘帆的老朋友。去年的8月16号,他接到了刘帆的求助电话。

  马鞍山市含山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工作人员 冯旭

  刘帆讲,他们下半年想在农林项目上,投一个无人机的新的应用场景,但是缺少现金,也没有更多的抵押物,从银行不容易贷到款,就想问问他们手上积累的数据能不能当成抵押物。

  将数据作为抵押物,这并不是刘帆一时兴起的想法。2012年从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刘帆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农业经理人。2018年,他创立了天创公司,专注于使用无人机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6年来,他们在运营过程中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和保存了大量无人机在农业服务中的应用数据。

  马鞍山市天创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刘帆

  我们当时就开始收集影响农业无人机病虫害防治的这些关键数据,比如说飞行的速度、农药喷施的流量,可能我没想到后面的数据价值,但是我们知道数据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

  数据要成为抵押物,就必须实现资产化,而数据资产化的首要步骤是明确数据产权。但如何进行数据产权的确权和登记,这让从业多年的冯旭也犯了难。

  马鞍山市含山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工作人员 冯旭

  我们从来没有做过,我们就向市局的专家咨询,他们说当时全国还没有数据产权登记的先例,但是他们也给了我们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马鞍山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数据资源科 科长 夏琦

  (2024年)国家数据局提出,要进行全国数据产权统一登记体系改革试点,我们当时感觉这个事情就会很快地推进,所以我们当时就建议含山县数据局冯旭他们,先集合技术、法务、财务等多方面的专业团队,先把企业的数据资源进行全面的梳理。

  冯旭立刻组建了9人团队,开始帮天创公司盘点、梳理数据。

  马鞍山市含山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工作人员 冯旭

  我们在天创农业一共收集了11万条数据,但是我们发现其中有一部分数据结构不太完整,或者存在着产权不清晰的问题,我们团队就在商量之后,对其中部分数据进行了剥离,最终保留了将近4万条数据,准备进行确权登记。

  在冯旭、刘帆他们紧锣密鼓地整理公司数据时,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安徽省被国家数据局选为首批开展全国数据产权统一登记体系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紧接着,安徽省数据交易所在去年9月20号正式成立,成为省内首家官方认可的数据产权登记机构。安徽省数交所成立当天,负责数据产权登记工作的徐涛就收到了天创公司发来的咨询信息。

  安徽省数据交易所 数据产权登记业务负责人 徐涛

  既高兴,压力又大。因为我们交易所才刚刚成立,马上就要办理第一笔数据产权登记业务,从内心角度来说,肯定很高兴,但具体怎么去干?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整个事情是全国的一个改革试点工作,在整个全国范围内也没有相关的一个成熟案例可以进行借鉴。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