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查一次”改革,为啥企业纷纷叫好?

访问次数: 154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2-24

[字体: ]

    新春新气象。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芜湖市鸠江区的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的厂区,这家煤化工企业正值生产旺季。

  往年这个时候,一个问题有多个部门检查,一个部门可能多次上门检查,而去年底到今年初的这段时间里,该企业只迎来了一次综合检查。

  据介绍,这次综合检查由鸠江区司法局牵头,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公安、消防、住建、市监等部门联合上门,对照清单一一检查。一个上午,所有执法检查全部完成。

  “综合查一次”改革,对于企业来说,带来了啥?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为企办事就是为自己办事,企业发展就是地方发展。打造好的营商环境,实质上就是在服务企业方面,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推,夯实“硬支撑”,奏响“奋进曲”。

  在现实中,行政执法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法治政府,一头连着企业百姓。

  如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切实解决部门间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等现实问题,不仅是应有之义,更是企业和群众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

  换而言之,如何精准做到既监管到位又服务温馨?

  在这个大背景下,“综合查一次”改革成为有效破解之道。

  啥是“综合查一次”改革?

  简单来说,就是过去自扫门前雪,各查各的,现在联合执法,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通过对被检者涉及重点监管领域的事项集中“打包”,多部门“进一次门、查多件事”,避免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发生,减轻企业负担,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综合查一次”改革让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思路决定出路——组团式执法、探索运用“检查码”,试点推行标准化检查清单、建立企业分级分类监督制度……这些探索都是旨在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的良性双向沟通渠道,引导企业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杜绝了执法检查随意性。

  近距离观察,“综合查一次”改革,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就是通过部门协作,实现“一降两增”:即降低执法频次、增强执法质效、增强企业满意度。同时,创新拓展非现场监管场景,主动发现和识别违法违规线索,督促企业自查自改,让企业“无感检查、有感服务”。

  数据统计,2024年6月份以来,芜湖市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走访企业1434家次,减少企业迎检2305次,较改革前入企检查次数减少了61.6%,最大化解决执法扰企问题。

  从更大的视野看,“综合查一次”,不仅仅只是执法的具体变化和新气象新风景,更是从底层逻辑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办,让企业聚焦生产经营,提升产能效能。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从多次重复检查,到“综合查一次”,从“减负”到“增效”,变的是执法方式,不变的是服务初心,凸显出的是行政执法理念的鲜明转变,有力度、显温度。不仅实实在在缩短了检查周期,提高了监管质效,同时也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心贴心的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放开手脚、拼搏奋进。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们乐见更多的改革惠及企业和群众,助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激活江淮大地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