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委编办立足职能定位,把强化人才工作机构编制支持保障作为助力人才强县的“关键一招”,从机构编制角度破题,为人才引进拓展空间,向人才发展倾斜资源,赋能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住“关键点”,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系。构建上下贯通的人才工作机构职能体系,县委组织部加挂县委人才工作局牌子,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二是优化人才工作机构。重新组建县人才综合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55名,形成“人才编制池”,编制实行专编专用、靶向供给、精准投放、动态管理、滚动使用,近三年累计引进派遣59名高层次、紧缺人才进入企事业单位,激活人才发展“一池春水”。三是加强机构力量保障。在人才工作任务较重、管理人才服务较多的部门“三定”规定中明确人才工作职责,相关内设股室加挂人才工作股牌子,强化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对行业领域人才工作的主体责任。
瞄准“切入点”,保障人才编制需求。一是严把总量关口。坚持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量“两个不突破”原则,强化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统计数据的分析利用,从空编情况、人员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合理分配用编计划。二是加强内部挖潜。推进职责任务相近的事业单位整合,撤并“小散项”、合并“同类项”。三是动态评估调整。立足全县改革发展大局,深入开展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评估,对承担职责较少或职能弱化单位的编制适当进行核减,补充到工作任务重、职能增加的单位,精准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聚力“支撑点”,提升人才服务效能。一是激活教师队伍。以“县管校聘”为抓手,统筹调配教师资源在县域内、城镇学校间良性流动,通过定向培养乡村教师、高层次人才引进、县外人才回潮等各类途径补充新任教师,不断充实教师队伍。二是稳定医疗卫生建设。重新组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承担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执法工作,深化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持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大学生乡村医生等政策,完善医技人才结构、梯次配备。三是全流程服务保障。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动态掌握各单位人员流动情况、编制使用情况,实行人才专库管理,全程跟踪服务,提供人才编制保障个性化服务,构建人才工作全链条服务保障体系。(周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