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用“新”激活消费潜力
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

访问次数: 137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3-11

[字体: ]

    激发内需潜力,须从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发力。当前,我省坚持向“新”突破,不断释放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动力活力,用“新”激活消费活力潜力。

  挖掘新型消费

  3月8日,合肥市首家小米之家汽车体验店在合肥包河万达广场开业。

  与之前的门店不同,这家新开的门店设置有产品展厅、Xiaomi Life、多功能区、用户洽谈区等,全方位展示小米人车家智能全生态的智能科技,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用车保障。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小米之家汽车体验店合肥首店开业,并非个例。近年来,合肥市将首发经济作为商业模式创新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支持首店入驻,提升城市商业能级。据统计,2024年超270家首店落户合肥。

  作为消费中心城市,合肥还以优质商业项目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打造新型消费场景。合肥新站高新区家天下生活广场提升改造项目紧锣密鼓投建,预计今年5月完工,届时将为市民带来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少荃湖商业综合体开工在即,该项目投资15亿元,将打造为少荃湖片区高端商业地标,满足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消费逐“新”,这一点在广阔的县域市场表现得也尤为明显。

  春节返乡时,不少人惊喜地发现,那些过去在大城市才能吃到的美食进驻了县城的商场,曾经在一、二线城市风靡的娱乐游戏在老家遍地开花。

  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阜阳市休闲娱乐品类商户数增速超十倍。当前我省县域消费呈现明显的“品质化”特征:库迪咖啡、无印良品、西西弗书店等品牌加速下沉,开业即成为区域消费地标。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2025年度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已正式启动,将加快推动县域商业网点设施改造及功能业态、消费环境、安全水平等升级,丰富商贸消费业态、畅通消费品产销渠道、优化城乡消费环境。

  此外,1月中旬,我省部署扩消费举措,围绕商品消费升级、服务消费提质、新型消费培育和消费场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工作举措,指导各市加强消费创新。

  发力“以旧换新”

  3月8日,走进合肥市蜀山区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合肥店,在一楼的手机专区,不少市民正在挑选手机。店员告诉记者,自今年“以旧换新”活动启动以来,每逢假期或周末,商场客流量巨大。

  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纳入“以旧换新”国补后,掀起了一波抢购潮,京东电器合肥地区手机等数码产品的销售额翻番增长。春节之后,家装市场也逐渐升温,在我省家装厨卫产品换新补贴政策的促进下,京东电器合肥地区各大门店智能家居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3倍。

  为进一步释放国补政策红利,3月1日至3月31日,京东电器还推出“一站置家·超级补”春季家博荟,消费者叠加享受“国家补贴+京东补贴+品牌补贴”,最高优惠幅度可达50%,有望取得不错的市场效果。

  京东电器有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去年,今年“以旧换新”国补最大的变化是补贴范围更广、补贴流程更简便。比如,去年每位消费者每人只可以购买一台国补空调,如果买全屋空调,全家都要出动。今年,每人可以买3台国补空调,更方便更省钱。另外,合肥对家装厨卫(智能家居)产品,包括智能马桶、智能床垫、沙发、卫浴产品也提供了15%~20%的补贴立减,在更大程度上让利消费者。

  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我省今年扩内需的重要工作之一。我省积极优化消费者申领使用流程,主动对接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开展技术合作,并实现平台直接领取活动参与券,提升消费便利度和体验感。截至3月5日,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使用政府补贴14.45亿元,带动销售额136.45亿元。

  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省商务厅及时指导各市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与消费券政策衔接工作,错位支持汽车购新、餐饮、百货和成品油等重点领域。据统计,仅元旦春节期间各市聚焦汽车、餐饮、百货等领域发放消费券约8200万元。在国补范围外,我省正不断刺激消费市场“全面开花”。

  “刷新”消费环境

  旅游中,如果临时行程有变,需要退房怎么办?“不可退”“不可取消”等合同规则,一度让游客很是苦恼。

  为了解决退房难题,黄山借鉴铁路车票的退改规则,鼓励住宿业经营主体采取“阶梯式网络退房规则”,以差异化违约金模式平衡各方权益。仅今年春节假期,黄山就为游客调解退房消费纠纷57起,挽回经济损失27763元。另外,黄山推广涉旅消费纠纷先行赔付制度,对涉旅消费纠纷中事实清楚、诉求合理的,落实先行赔付制度。

  消费秩序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早在2月中旬,我省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市场消费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围绕食品安全、日用消费品、网络交易监管、特种设备安全四大重点领域,重点排查小作坊、小餐饮店等食品安全问题,打击销售“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以及假冒伪劣食品等行为,排查服装、鞋帽、家具、家电等质量问题,打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行为;监管电商平台经营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打击虚假宣传、刷单炒信、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同时,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防止事故发生。

  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价格欺诈、计量不足、缺斤少两等,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体验。此次专项行动,着眼细微处,规范市场秩序,重点排查并整治市场监管领域风险隐患,提升消费品质,优化消费环境。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当前提振消费的重要支撑。围绕这一要点,今年以来,我省不断深入推广无理由退货、建立健全消费维权机制,消费环境不断优化。

  去年底,我省出台《皖美消费放心工程实施方案》,聚焦“衣、食、住、行、游、乐、购”等重要消费领域和行业,全面开展放心消费培育工作、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活动,尤其是推动跨地区经营主体为消费者提供统一便捷的售后服务,让“异地退、延时退、先行赔”逐步成为常态;纵深推动“满意消费在皖南”、泛皖北区域消费维权联盟、天长市满意消费先行区试点建设,指导推动合肥都市圈、皖江经济带建立消费环境建设合作机制,全省区域消费环境呈现出协同优化、全面提升的积极态势。(记者 彭园园)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