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5月10日,安徽省肺移植领域迎来新突破——由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牵头组建的安徽省肺移植联盟正式成立。这一专科联盟以整合全省优质医疗资源、提升终末期肺病诊疗水平为核心目标,标志着安徽省在肺移植技术推广、移植患者全周期管理及肺移植多学科协作体系构建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作为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终极手段,肺移植技术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尘肺病、肺动脉高压等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远期生存率。
尽管技术愈加成熟,当前肺移植诊疗仍面临严峻挑战:由于公众对肺移植技术认知不足、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机制不完善,大量终末期患者未能及时进入评估体系,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在安徽省肺移植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刘连新表示,医院作为华东首批国家批准的、具备多器官移植资质单位,自2017年在省内率先开展肺移植手术以来,已完成113例肺移植手术,手术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形成了涵盖术前精准评估、手术精细实施、术后科学管理的完整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复杂病例诊疗经验。联盟将整合区域资源,推动技术协作,打造辐射华东的肺移植诊疗高地。
会上,来自全省16个地市的18家医疗机构代表共同签署联盟协议,涵盖胸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护理等多个相关专科。联盟由中国科大附一院胸外科肺气管及移植科亚专科主任柯立教授担任理事长。大会还特别邀请无锡市人民医院陈静瑜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仲晨曦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蒲强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林慧庆教授、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附属医院WenWen教授以及美国胸科医师协会RobbinZhao教授等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肺移植领域的前沿技术、临床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授课。
柯立表示,联盟将重点推进三项核心工作:一是区域诊疗网络建设,通过建立标准化转诊流程、开通绿色评估通道,实现全省16个地市终末期肺病患者“基层初筛-专科评估-移植治疗-术后随访”的全周期管理;二是技术能力提升计划,每年举办2—3次全省肺移植技术培训班,与国内顶尖移植中心建立远程会诊机制,定期开展疑难病例研讨;三是科普惠民工程,通过患者教育手册编写、公益义诊、线上科普课堂等形式,破解“谈移植色变”的认知误区,构建“早发现、早评估、早治疗”的三级预防体系。
“联盟的成立是安徽肺移植事业新的起点。”柯立介绍,未来三年联盟将重点推动县域医院肺移植筛查点建设,力争实现全省评估网络全覆盖,让更多终末期肺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联盟还将积极对接江苏、上海以及浙江等区域医疗中心,探索跨区域肺移植协作机制,为健康安徽建设贡献“呼吸力量”。(程兰 胡雨寒 方咏 记者 徐慧媛)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