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速攻“尖” 科技创新势能聚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访问次数: 15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5-14

[字体: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安徽牢记嘱托,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加快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这架正在进行起降试飞的飞行器,是全球首批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飞行器。每天都要进行16次左右的试飞,而每一次飞行都要走一次审批流程。如何简化程序?在这里,记者看到,空域申请、航路航线、飞行计划等多个任务实现了“一窗服务”,即报即飞。

  合肥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主任助理 全空间事业部部长 陈思

  了解到一些企业很迫切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就联合民航安徽空管分局等一些单位,组建了全国首个城市级的低空联合飞行服务中心,开展一窗化的服务,飞行企业的报审的时间从5到7天大幅压缩。

  合肥送吧低空物流有限公司 运行值班经理 刘英健

  都是提前一天向飞服中心申请第二天的飞行计划,我们快速拿到审批手续之后,就能更高效地更及时地去完成我们的任务。

  在合肥骆岗中央公园,每天在这里试验的新技术、新产品超过150个。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级超级场景实验室。

  亿航智能副总裁 合翼航空总经理 李晓娜

  只有说进入到市场之后,有了一线的运营端,我们才会发现一些问题,对于产品后期的性能优化是非常有好处的。

  帮助创新成果完成“最后一跳”,截至目前,合肥已挖掘发布场景机会61个,推进260多家科创企业与业主单位精准对接,促成近30项场景合作项目落地应用。资源汇集、场景释放能力优势,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范式”,将助力合肥在全国场景创新赛道中一路领跑。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国家创新型城市芜湖立足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充分发挥奇瑞等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探索一条“产业+科创”路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在这家国内知名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实验车间,技术人员正在对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进行整机测试。而在研发初期,企业曾面临有技术无资金的难题。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张帷:(当时)我们面临的最切实的困难就是资金从哪里来 因为首先第一个 埃夫特现有的业务 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去满足我们去做智能化转型。

  助推智能化转型,芜湖市连续三年给予企业一年一个亿的先导资金,帮助埃夫特重构机器人控制架构,借助“通用技术底座”赋能,让机器人像智能手机一样开箱即用,即装即用。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张帷:整体的机器人的智能化转型是需要大量的创新研发的投入的,无论是国家的重点研发计划还是省市的这些先导资金,都给予了埃夫特这块巨大的支持。

  产业快速发展,要素精准保障。在财政资金平衡背景下,芜湖市确保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金只增不减,打造总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科创基金”基金集群。一季度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7.95亿元,同比增长46.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20%。

  芜湖市财政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王东祥:一方面政策持续加码,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另一方面精准靶向扶持,统筹6亿元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开阳实验室、启智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等重大研发平台,着力构建“研发-转化-孵化”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安徽脚步不停、持续发力。2024年,安徽高新技术企业达2.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万家,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企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对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的贡献率超80%。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 吴劲松: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推动科技创新打头阵,把更多的创新资源向安徽集聚,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科技的支持,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走在前列。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