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张家港市以机构编制工作赋能知识产权金融,统筹资源、创新机制,构建知识产权金融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协同高效服务体系。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加挂知识产权局牌子,统筹推进质量强市、标准强市、品牌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建立完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形成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科技等部门协作分工,银行、保险、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密切参与的知识产权金融助企专项工作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受益”联动格局。二是优化协同联动机制。将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纳入全市质量发展专班机制,明确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抓总、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支持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金融监管部门负责推动融资产品创新、科技部门负责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司法部门负责法律服务保障等,通过明确职责边界,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助企服务提档升级。
精准施策破解融资难题。一是强化机构编制部门在综合考核中的统筹作用,将知识产权核心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二是会同金融监管和市场监管部门出台《知识产权金融入园惠企行动方案》,明确政策支持、服务标准和具体举措,创新构建“白名单”双向推送和风险分担机制。三是围绕“数据整合、服务融合”开展数字政务服务改革,打造集企业信用、融资需求、银行产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政务信息平台,推动实现“线上申请—智能匹配—快速放款”。
打造优质金融创新生态。一是在市场监管局设置人事效能科,探索开展部门岗位激励管理试点,将知识产权金融相关工作纳入部门内部绩效评估。二是创新编制供给模式,内部调剂部分事业编制组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中心,协同组织、人社部门引进知识产权等领域高层次人才。三是探索实施专利特派员制度,遴选37名专家“一企一策”出具知识产权“体检报告”,为70家民营企业解决痛点问题180余个。四是拓展多维金融转化场景,构建贯穿企业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质押+保险+证券化”金融服务生态链。针对企业“出海”需求,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工作,推动长三角区域首家知识产权工作站落地运行。通过一系列改革,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企业数量同比增长65%,企业融资惠及面和满意度大幅提升。(拟稿人:王志中)
信息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