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宣砚之乡”,宣城市旌德县依托宣砚非遗技艺,通过“宣砚+文创”、“宣砚+文旅”等创新模式,让沉睡的石头“活”起来、“潮”起来。
在旌德县宣砚文化园,刻刀与砚石碰撞之间,一方砚坯逐渐显现出流畅的纹路。篆刻大师提刀落字,为这方承载千年文化的宣砚注入新的艺术生命。
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 艺术总监 张旭辉
把书法篆刻这种艺术,通过印铭的这种形式与宣砚结合,使宣砚更富有文化内涵。
主产于安徽旌德的宣砚,兴于东晋、盛于唐。诗仙李白在《草书歌行》中“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的佳句,生动描绘了宣砚温润如玉的特质。宣砚制作从选坯料开始,要经过出坯、出形、初步雕刻、细雕刻、打磨、做色等十几个步骤,往往需要耗时一个多月。
砚雕师 王鑫
雕刻是宣砚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胆大心细,落刀稳准,同时还要兼具艺术美感,让我们的宣砚成品出落精美。
“黑亮如漆,涩不留笔,滑不拒墨”,正是凭借精湛的工艺特质,宣砚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砚”的殊荣。近年来,作为“中国宣砚之乡”,旌德县依托宣砚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集宣砚博物馆、宣砚制作技艺、成品砚台展示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体验园区,积极拓展了“非遗+研学”新场景。今年以来,宣砚文化园共接待研学团队1.2万人次。
研学游 学生 季晓雅
不仅学习了关于宣砚的文化和历史,还切身体验了雕刻的过程,整个研学很有趣,也很有意义。
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研学负责人 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 张明
我们围绕宣砚制作技艺,通过实地参观、亲手制作的方式,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文房四宝文化,撒下一粒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园区里的这家以宣砚为主题的特色咖啡店,使用的器具都是用宣砚石制作而成的。
宣砚文化园白云坞咖啡店店长 黄瑞
我们是基于砚台工厂打造了现在的咖啡店,主要想在宣砚文化与现代化生活元素结合上做一个探索,开发更多的宣砚(石)生活用具,让宣砚文化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一块石头到一个产业。旌德县正以砚石为纽带,做足“宣砚+”文章,从单一制砚到串起“游、学、购”文旅体验全链条,不断构筑文旅消费新场景。
宣城市旌德县文化和旅游局 党组成员 副局长 许文玉
以文房四宝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依托宣砚、徽墨等培育研学旅游基地,开发文创产品,以文化促进消费,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