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镰!安徽省小麦主产区抢收全面展开

访问次数: 42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5-27

[字体: ]

    麦浪千层、机器轰鸣,又是一年麦收时。今天,全省小麦开镰暨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在六安市霍邱县举办,农机农技部门紧密配合,组织开展高效联合抢收作业,全省主产区小麦正式迎来大面积收获高峰。

  本台记者刘明轩

  千重麦浪话丰年、粒粒归仓正当时。这里是六安市霍邱县城西湖乡的优质小麦基地,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麦穗迎来了最佳开镰收获期。为了科学高效推进抢收,今天,农业农村部门调集来了10多台大马力的农机开展联合作业,争取又快又好实现粮食颗粒归仓。

  一大早,种粮大户刘全龙就来到现场忙活起来。作为当地科技种粮示范户,今年,他种植了5600亩优质小麦,在农技部门的支持下,率先在当地实施了10多项小麦提单产技术,并实现了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发力。

  六安市霍邱县城西湖乡 种粮大户 刘全龙

  今年你看我们的小麦,籽粒非常得饱满,你看品质也非常得好,尤其我们采用无人机统防统治,像我们的病穗粒是几乎没有的。

  为了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刘全龙加大了农技投入力度,实现了智慧收割。今天,省农业农村部门也在这里举办了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上午10点钟,随着一声令下,1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你追我赶、各展所长,这台无人驾驶的收割机,其精准的收割方式很快便成为现场关注的焦点。

  中联重科农业机械公司智能农机研究所 工程师 郑赢豪

  智能农机加装了北斗导航、远程遥控、测产仪器,这个相当于给智慧农机增加了“眼睛”和“大脑”。通过我们远程下发作业指令,包括我们加装摄像头,进行科学地决策,制定收获的方案。与传统农机相比,我们这个农机一亩地减损5斤左右,相当于1天增收了350斤(粮食)。

  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工程师曹发海一边忙着捡拾麦粒计算机损率,一边说,机收减损是一项实战性特别强的技术活,需要根据小麦的成熟度、田块状况等因素,控制收割机时速、割台高度等参数。这几年,随着全省上下不断加大系统培训力度,机收减损水平越来越高。

  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正高级工程师 曹发海

  经过实测实算,我们的机收减损率呈连续下降的趋势,基本上能够控制在1%之内,实现了减损就是增收的目标。

  经过一上午紧张忙碌后,刘全龙家的这片小麦全部收获了上来,经过专家现场评估,单产水平有望再创新高。

  六安市霍邱县城西湖乡 种粮大户 刘全龙

  从目前来看,今年小麦丰收在我们自己的农场已经成定局了。目前湿谷在1100斤(每亩),比较好的一个产量,我们还是非常高兴的。

  今年,霍邱县小麦面积达到170万亩,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5500台,力争机收率达到99.9%以上。

  六安市霍邱县农机推广站 站长 王善军

  我们全县成立了30支应急抢收服务队,组建了8支农机维修服务队,同时我们在5个高速路口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预计在10天左右的时间能够基本收割完毕。

  今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约4340多万亩,夏收全面开启后,阜阳、淮南等地也将迎来大面积开镰,今年夏收期间,全省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6万台左右,机收率将稳定在98.5%以上,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预计6月10号前基本完成小麦收获任务。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局 局长 刘成美

  截至5月25日,全省小麦已收获15.8%。为保障夏粮颗粒归仓,我们及时印发《2025年小麦抢收工作方案》,下派省级工作组深入一线开展包保服务,备足农机 、加强指导,提升机收质量,将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