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探索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访问次数: 161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5-15

[字体: ]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在全市开展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扩大优质托育资源辐射范围,力求补齐2-3岁学前托育服务短板,由小切口逐步推动构建“公办园引领示范—民办园普惠规范—高端园限价管理”的托育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元化托育需求。

理顺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精准发力。一是转变托育服务职能。鼓励幼儿园职能向下延伸,开设2-3岁幼儿托班,开创“托幼一体化”管理模式,解决幼儿园资源闲置、招生难及2-3岁幼儿托育资源短缺等问题。区委编办率先为公办、国企办试点幼儿园变更事业单位法人宗旨业务范围,增加“婴幼儿托育服务”,促进“托幼一体化”幼儿园规范发展。二是完善保障机制。参照省级托育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按照保教人员与婴幼儿1:7比例及每个试点园配备1名托班保健人员的标准,每学年动态核定试点公办园编外保教人员控制数,作为核拨经费依据,确保师资力量投入。同时,进一步规范备案审批,指导幼儿园根据相关要求改造完善托班环境,评估合格且完成备案后开班。

统筹资源配置,质优价廉普惠利民。一是提前规划建设。充分利用规模场地潜力,改造幼儿园现有闲置资源,使其满足2-3岁幼儿年龄特征、使用习惯及安全等需求,降低建设成本。2022年以来,湖里区30所幼儿园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后开班,5所新建幼儿园将开设托班纳入规划设计、配套建设中,盘活更多优质托位。二是规范收费标准。依据厦门市相关文件精神,调整收费标准,大幅降低原托班费用。公办园托班按照幼儿园等级收费,民办普惠园参照本区普惠托育机构限价标准收费,民办自主收费高端园实行限价收费管理,有效改善托育机构收费高、入托难现状。同时,落实经费保障,依据相关财政补助政策保障各项托育服务建设。

公办示范引领,构建多维一体模式。一是完善人才配备体系。实行一体化师资队伍管理,建立行业统一资格认证与准入标准,落实保教人员薪酬、评优评先、晋升发展等福利待遇保障,大力推进托育服务人才培训工作。二是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根据托幼对象年龄特点,制定兼具一体化与差异化的课程标准,通过改革托幼课程,强化游戏性、探究性、体验式学习,保证托班教育与学前教育有效衔接。三是构建资源共享体系。成立以厦门市高林南区幼儿园为代表的“托幼一体化”学习共同体,打造特色托幼学习品牌,深入开展公办、民办托幼一体化研学活动,面向机构负责人、托育从业人员、家长等群体开展婴幼儿照护家庭教育大讲堂等。

联动监管监督,保驾护航托育安全。一是落实软硬件审核评估。教育、卫健、市场监管、消防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小组,对“托幼一体化”试点园进行实地核查评估,指导试点园改造升级园区环境及设施设备,提升托育服务机构办托环境。二是建立常态监督检查机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监督检查,由联合小组定期组织对全区托育服务机构的巡查督查,落实区级每季度开展不少1次抽查的联合监管,街道每月、社区每半月巡查的督查制度,守住行业各项安全底线,规范托育服务机构运营。 (拟稿人:杨小漫)

 

信息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