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委编办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聚焦为基层“夯基、减负、赋能”,重塑乡镇(街道)职能体系和运行机制,持续从源头和机制上解决“小马拉大车”难题。
做优加法为“小马”赋能。一是优化调整乡镇(街道)机构职能体系,聚焦乡镇(街道)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综合设置乡镇(街道)党政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乡镇设置“5办+3中心+1特色机构”,街道设置“4办+3中心”,全市44个乡镇(街道)共精简机构54个,进一步强化统筹、形成合力。二是推动编制资源“下沉”,结合辖区常住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积极争取从市本级给辖区统筹下放事业编制100余名,重点用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农业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工作力量。
做好减法给“大车”减负。一是明确乡镇(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抓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职能,将乡镇(街道)接不住、不该管、管不了的事项收回,推动乡镇(街道)从“全面”履职向“依单”履职转变。二是全面清理议事协调和挂牌机构,指导6个县(市)区清理对外悬挂牌子100余个,同步规范联席会议、工作专班、临时工作机制等,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到服务群众上。
做强乘法让“车马”协同。一是管好用活人员。赋予乡镇(街道)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打破行政、事业一般岗位限制和人员身份界限,畅通人员交流渠道,有效调动乡镇(街道)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积极性。二是完善沟通机制。着眼打造各部门、各行业、各组织共同参与的基层“大治理”格局,完善职能部门与镇(街道)工作机构“一对多”“多对一”对接机制,做实工作闭环,提升运行质效。三是强化乡(街道)村(社区)联动。立足村(社区)自治组织定位,配合自治区联动拟定《村(社区)工作事务指导目录》,推动履职事项清单与工作指导目录有效衔接,形成条块贯通、运行顺畅工作新格局。(拟稿人:王星华)
信息来源:中国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