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与会外方嘉宾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认为贺信深刻阐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体现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责任担当。当前世界面临多重挑战,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正当其时,期待各国携手行动,深化互学互鉴,汇聚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推动世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出重大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充满远见和智慧,有利于增进国家间相互理解,促进合作与共同发展。”纳米比亚前总统姆本巴在致辞中表示,纳米比亚等非洲国家都主张对话、鼓励合作,寻求可持续方案,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他说,只有深化友谊和理解,才能实现和平、稳定和发展。纳米比亚愿与国际社会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创造一个包容、繁荣、和平的未来。
“在习近平主席的思想和理念中,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胸怀天下的和合之道。”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表示,当前部分国家回归零和思维,战争与对立反复上演。中国高举和平发展旗帜,以共建“一带一路”联通世界,以多个全球性倡议推动各国共同实现发展与安全,增进相互理解,尤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注入可持续力量。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博士后、越南学者范玉雪表示,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的,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越南和中国文化相通、习俗相近,两国之间的交流促进了越中文明的共同进步,也进一步夯实了两国的传统友好。
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教授、汉学家阿索夫斯卡表示,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中国展现出开放包容态度,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等三大全球倡议,坚定强调相互尊重、友好合作、互学互鉴,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对文明交流互鉴十分重视,引领中国进行理论创新并付诸实践,为推动世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出重大贡献。”阿索夫斯卡说。
“促进不同文明对话、消除偏见的绝佳范例”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表示,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表明对文明对话的高度重视。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将为扩大各国人员往来、深化不同文明交流提供绝佳机会,为下一代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我们亟须加强人文交流、深化相互了解,只有这样国际社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友好的‘朋友圈’。”
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表示,当今世界,加强对话的紧迫性不言而喻,本次会议十分契合当下需要。全球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不同文明应加强交流、凝聚共识、开展合作,通过建设性对话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以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弘扬开放、尊重、包容理念,将其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全球文明倡议顺应了各国人民推动文明对话的现实需要。”斯洛伐克议会驻欧盟代表加布里埃尔·费舍尔表示,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体现了中国的引领作用,也提醒国际社会共同做文明平等的捍卫者。他认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将为不同文明实现对话、了解彼此提供驱动力。
美国城市广播电视台总裁苏彦韬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倡导“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对于世界和平发展具有启发意义。他认为,美国和中国都拥有发达的影视剧制作产业和成熟市场,影视剧等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可以成为美中交流合作的突破口。美中友好需要从文化交流开始,密切各领域交流,有助于增进美中民间友好和互信。
“当今世界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文明对话正当其时,这次大会的召开就是促进不同文明对话、消除偏见的绝佳范例。”克罗地亚社会民主党副主席奥斯托伊奇说,克罗地亚和中国正不断深化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两国合作成果惠及人民,将不断增进两国友好关系。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包容性发展,让所有国家人民从中受益”
“希望各位代表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贡献智慧和力量。”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接下来的文明对话指明了方向,鼓舞与会嘉宾交流交心,为中外开展各领域合作汇聚力量。
“若想实现世界和平,各国必须团结协作、相互理解、尊重彼此,这正是全球文明倡议努力的方向。”格林纳达社会和社区发展部部长托马斯表示,不同国家代表展开深入讨论,了解彼此文化,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有助于世界和平”。
哈萨克斯坦“阿玛纳特”党首席外事顾问伊莫娃表示,本次会议聚焦人类文明多样性,十分有意义。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推动者。“我们非常赞赏中国对于文明多样性的尊重,习近平主席鼓励大家‘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应当行动起来,开展更多交流合作。”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联合民族大会党国际关系书记莫里斯认为,全球文明倡议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这一倡议在世界各地得到践行,将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推动包容性发展。“通过本次会议,我们有机会讲述各自国家的故事,可以向众多不同文明学习,希望借此机会与各国朋友一起探讨文明交流互鉴的路径与方案,参与到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中。”
赞比亚国家发展联合党总书记伊门达表示,这次会议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谋求合作的好机会。中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各国树立良好典范。“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包容性发展,让所有国家人民从中受益。从这一点来看,全球文明倡议是属于全人类的公共产品。”伊门达说。
多次参加文明交流活动的阿索夫斯卡说,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每一个“小人物”的工作都能发挥“大作用”。他将继续致力于把中国当代文学介绍给西方,让更多人了解当代中国的风貌,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添砖加瓦。
(本报记者龚鸣、赵益普、陈熙芮、王骁波、刘玲玲、李欣怡、王迪、崔寅、姜泓冰)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1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