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30岁,宣城市检察院有个专啃“硬骨头” 的团队

访问次数: 76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7-28

[字体: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宣城市人民检察院,说起第二检察部,大家都会交口称赞。

  这个团队,很年轻。平均年龄30岁左右,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85年,而最年轻的“小将”是位“00后”。

  这个团队,很能干。近年来,团队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30多项,成立的办案团队先后多次获评“国字号”荣誉,多名干警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

  在大案要案中磨炼本领

  第二检察部主要负责职务犯罪、经济犯罪与电信网络犯罪检察工作,现有干警6人,其中员额检察官1人。“他们办的案件,大多是复杂难办的案件,也是很多人不敢办、不愿办的案件。”宣城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解兵说。

  2021年,张某凌等人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罪一案移送至市检察院审查起诉。该案虚开税额6亿余元,全案卷宗材料900余册,涉案财务资料等100余箱,微信聊天记录数十万条、T+数据及银行资金流水数据上亿条……这是宣城市检察机关有史以来办理的涉案金额最大、卷宗材料最多、案件复杂程度最高的经济犯罪案件。

  接到该案后,第二检察部3名干警与其他被抽调的基层检察院业务骨干组成专案组,克服重重困难,认真审查全部案卷材料,补充完善相关证据。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该案50余人认罪认罚,检察环节直接追赃挽损600余万元,督促下游受票公司转出进项税税款近亿元,审查改变定性24人,依法追诉漏犯3人,追诉漏罪10余起。“一审、二审法院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全部予以认定,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专案组成员、第二检察部主任刘华介绍说。

  此案相关视频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媒体平台播出,办案团队获得2022年全国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将难啃的“硬骨头”案件,办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和精品案件,检察干警们用实绩诠释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近年来,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所属业务条线共批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案件20件25人,提起公诉54件95人,为地方金融管理安全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

  在服务发展中淬炼初心

  2022年初,由宣城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全市首例侵犯商业秘密案一审宣判生效,被害企业负责人由衷地为检察机关的能动履职点赞。

  在该案中,朱某某等3人通过时任受害企业技术骨干的王某某,非法获取技术资料和客户信息,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办理该案时,承办检察官平衡打击与保护,一方面对3名主犯提起公诉,另一方面综合考虑王某某主观恶性小,没有非法获利,已与受害企业达成谅解等情况,在进行公开听证后,依法对其作出罪轻不起诉决定,让其全身心投入科研生产一线,为企业继续创造价值。“打击犯罪的同时注重减少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承办该案的检察官说,“在工作中,不能就案办案,而是要充分考虑办案效果,通过高质效办案,服务大局发展。”

  结合这起案件,第二检察部立足宣城发展实际,聚焦市场主体、涉企服务等重点环节,联合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立全市首批“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建立起企业主导、多方联动的商业秘密保护机制。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发展的环境,这也是宣城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积极护企助企、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举措。2023年,该部作为主要牵头部门扎实开展“政法护航”专项行动,今年,又接续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一年多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共审查起诉侵企犯罪案件140余件,办结侵企犯罪案件100余件。

  关注民生幸福“小切口”

  宣城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立足岗位职能,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及非法集资犯罪作为践行“立检为公 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并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协作,剑指食品药品、医疗美容等重点领域,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近年来,所属业务条线共批准逮捕网络犯罪案件238件459人,提起公诉528件1312人,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提起公诉36件62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事事连着民心,事事关乎大局。

  1998年出生的向昕妍是一名检察官助理,2023年到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工作。她说,以前对于检察工作的了解,都是通过影视剧,加入团队后,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历练,在一次次老带新的“传帮带”中,她深刻地懂得“三尺公诉席”的意义。“能加入这个团队,我觉得很幸运,通过与前辈、同事的交流,学习他们的工作态度、办案方法,不仅提升了我的业务能力,也更坚定了我要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检察官的信念!”向昕妍说。(通讯员:余结红 记者 苏艺)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