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撑腰” 融资更便利

访问次数: 28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8-04

[字体: ]

     “秒批”“秒贷”“足不出户即可申请”——在融资便利度、覆盖面、可得性提升的背后,征信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征信系统已全面收录我省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贷信息及其他重要信用信息,为全省5311万的自然人、180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建立了信用档案。”7月底,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征信管理处处长王沛告诉记者,征信系统全省日均提供个人、企业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分别有10万、1万余次,成为金融机构贷前审批、贷中管理和贷后跟踪不可或缺的工具,有效提升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据了解,为深化征信赋能,依托去年10月上线试运行的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指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通过打造企业“信用画像”,为信用白户、缺乏抵押物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支持。

  “本来以为没有合适的抵押担保物,贷款很难或者很慢才能拿到贷款的钱。”滁州永弘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主营粮食收购业务,今年6月,流动资金紧张,让公司负责人没想到的是,“在资金流信息平台的助力下,6天时间,银行贷款就到账了”。

  邮储银行来安县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走访中,我们了解该公司的资金需求之后,向其宣传资金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并指导他们完成资金流信息平台的开通注册、账户授权等流程。查询客户的账户流水情况,验证客户真实经营状况之后,我们采用纯信用方式向该公司发放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有效解决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记者了解到,对比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与企业征信报告,两者相互独立,但同时也相互验证。企业征信报告主要展示企业信贷信息、还款信息的详细情况,而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则是动态、连续地反映企业银行账户的资金流动情况。两者联动应用能够同时从“负债端”和“资产端”勾勒企业信用全景,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画像”,从而帮助金融机构更加全面地评估企业信用风险,从而实现精准快速融资。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全省共查询7.7万笔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结合企业资金流信用报告成功为1.2万户企业发放贷款455.6亿元,各项主要指标均走在全国前列。

  受限于轻资产运营模式,科技型企业往往面临传统授信额度不足的困境。今年4月,兴业银行芜湖分行灵活运用资金流信息平台,破解科创企业缺乏信贷数据和合作信息支撑的问题,成功与芜湖一家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共同成长计划”战略合作协议,并于2个工作日内实现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投放。

  越来越多科技型企业,受益于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全省已有3347户科技型企业依托平台获贷155.35亿元。

  “我们将加强银政企对接,以推动形成科技型企业资金流信用画像体系为方向,深化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助力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王沛表示,同时,将推动金融机构立足科创企业、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实际需求,研发特色信贷产品,用全面精确的信用评估助力信贷资金支持我省重点领域,为“两重”“两新”政策提供有效有力的金融支持。此外,也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法人机构依托资金流信用信息,健全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生命周期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为金融风险防控筑牢坚实的底层防线。(记者 何珂)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