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链增效 做强农业特色产业

访问次数: 80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8-14

[字体: ]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铜陵市立足特色资源禀赋,重点发展“一块姜、一片茶、一粒米、一朵花、一头猪、一只蟹、一条鱼”特色产业,每个产业制定一份发展规划、一份产业链图谱、一份政策支持体系、一份要素支持清单,以“四个一”机制推进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持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今年上半年,铜陵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6.25亿元,同比增长4.1%。据铜陵市农业部门数据,该市“七个一”农业特色产业上半年综合产值达25亿元。

  铜陵白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铜陵“八宝”之一,其种植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8月10日,记者来到铜陵白姜核心产区之一的郊区大通镇大院村,在“山礼乡村会客厅”看到不少前来休闲观光的游客。在会客厅里吃一口白姜、品一杯香茗,白姜的脆嫩多汁与绿茶的清香鲜爽交织,带给人独特的味蕾体验。

  “山礼乡村会客厅”由返乡创业青年胡婷婷和爱人程陵一起打造。这个由山村老屋改造而来的小院,如今不仅可以供游客吃姜品茗,还设有包厢雅座,供游客品尝农家美食。

  “餐饮方面,最近周末日接待量在30桌左右,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60多桌。”胡婷婷表示,今年新鲜的铜陵白姜即将上市,最近在忙着订包装、对外预售,“9月和10月是白姜上市大忙季,前来探访、购姜的人会更多,要提前做好准备。”

  “振院”“山礼”“通院”“佘太太”……走入大院村白姜展销中心,这里展示的铜陵白姜品牌有将近20个。大院村党总支书记徐振武告诉记者,该村深耕“一块姜”,如今已有白姜经营主体近20家,同时策划文旅活动、扶持“山礼”等龙头企业,实现白姜产业年综合产值3000余万元。

  “一块姜”红火了一个村、兴旺了一个产业、形成了一个链条,这是铜陵市延链增效,激活农业特色产业引擎的缩影。

  铜陵放大特色优势、延伸产业链条,依托铜陵白姜开发出80多种不同口味的产品,全产业链年产值约10亿元,姜农人均年纯收入达25700元;结合枞阳县已有基础,扩规模、塑品牌,推动枞阳白茶经营主体发展至70余家,年产值达5亿元,8000余人捧上了“茶饭碗”。该市的“铜陵凤丹”“枞阳黑猪”“枞阳大闸蟹”“大口黑鲈”等产业均实现健康发展。

  将农业发展与文旅结合,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是农业提效的重要方式。铜陵每年举办白姜文化旅游月、凤丹文化旅游月等活动,各区县、镇村也纷纷以茶文化旅游季、桃花文化旅游季等方式谋“出圈”、揽游客。该市还将特色产业纳入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相关规划,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村,目前已培育出以凤丹、白茶等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8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有26个。

  “我们还依托特色农业资源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铜陵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程志华表示,该市已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实现“一县一园一平台”;义安区天门镇、郊区大通镇(白姜)相继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枞阳县、郊区稻米产业获批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今年力争实现‘七个一’特色产业产值超60亿元,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农业园区推动铜陵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00亿元。”(记者 刘洋)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