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都市圈:探路要素市场化改革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访问次数: 102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09-28

[字体: ]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合肥都市圈等十个地方启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这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合肥都市圈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着力破除要素流动壁垒,推动技术、数据、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流通、高效配置,努力将一系列改革举措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中,合肥都市圈将加快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为首要任务和破局关键。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方案》,合肥都市圈将通过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70%的成果所有权或10年长期使用权,从根本上激发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早在《方案》批复前,安徽省及合肥都市圈就在实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刘志启教授团队就是这项改革的获益者。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的可用于高端制造的镁基功能性材料技术,曾经只是堆放在安徽大学一间实验室的论文和专利,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中,这项沉睡多年的技术迎来了转机。

  安徽大学 教授 刘志启

  成果赋权的改革以后,我们成为整个成果的主人,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自主权就更大,这样就获得了第一笔种子基金,让我们进行了一个产业化的过程,今年我们的产值应该在接近2000万(元)左右。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方案》,除了赋予科研人员成果所有权,改革还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链条的支撑体系:高水平建设合芜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健全技术交易与价值评估服务,并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让更多创新要素在市场主体间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赋权职务科技成果已超1600项,登记的应用技术类成果实现产业化的超过35%。遵循同样的市场化逻辑,改革还向数据、土地、资本等更多关键领域纵深推进。尤其是在数据要素方面,合肥都市圈正着力推动公共数据从“资源”向“价值”转化,通过建立统一的开放目录和授权运营机制,推动其在工业、交通、金融、城市治理等场景中创造价值。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 执行院长 王佐成

  我们将在数据基础制度创新、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和行业数据空间落地等方面创新推动,打破各种壁垒,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为我国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提供安徽的解决方案。

  作为全国唯一承担改革试点任务的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在推进改革中更加注重各地区各类要素的跨区域协同与高效流动,通过强化新业态新领域和服务业要素保障,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本台记者 胡君

  这里是合肥瑶海区滨河路的一处低空物流基地,在我身后一架运载着农副产品的物流航空器,由安庆怀宁县起飞后现在已经在我身后平稳落地,随后会有白犀牛运输车进行接驳运输,可以说非常高效顺畅。

  这次低空无人跨城货运测试航线实现首飞,是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为推动要素协同配置打造的重要应用场景。作为改革试点的重要平台,国先中心通过开放低空物流这一创新场景,不仅为企业产品提供了真实验证环境,更吸引了技术、数据、资本、运营服务等多类要素高效汇聚,有效打通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路径。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产业合作部部长 高燃

  国务院批的文里面也赋予了合肥全空间无人体系的这样的一个改革任务,所以这两年的时间,我们合肥市一直在致力于全空间无人体系场景的打造,去推动最后的这些低空的技术跟这些成果能够应用到我们的真实场景里面去。

  从加快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从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畅通有序流动到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合肥都市圈的改革实践正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国务院批复的《方案》中明确合肥都市圈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领域,承担22项重点改革任务,试点范围包括合肥市全域,芜湖无为市,淮南市寿县,马鞍山市含山县,安庆桐城市,滁州市定远县,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副主任 张云

  我们将联合(合肥)都市圈各市和相关的部门,形成分年度、分领域到要素的改革推进举措清单,同时 结合(省)“十五五”规划编制,推动试点地区谋划一批标志性的重大工程项目,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承载好改革任务。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