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青铜文物凭空出现在你的手里,还能随着手势变大缩小;电影画面直接立体呈现在空中,还能用手“拖拽”……在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极具未来感的视觉体验,让记者眼前一亮。
不需要屏幕,在空中便可显示文字和图像,点点手指,便可对眼前的虚拟图像进行无接触式互动,这种颠覆传统显示与交互模式的新技术,就是被誉为未来显示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
在这波创新浪潮中,东超科技作为国内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领军企业,不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在国际同类技术水平上稳居领先地位。
现场讲解员曹颖介绍,这种将科幻电影场景变为现实的技术,正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
其核心是一块名叫负折射平板透镜的特性材料。该材料设计了光学负折射特性的微型阵列结构,按此结构制作的平板透镜可周期性改变光路,产生负折射,不需借助曲面就可以实现光的聚焦,在光源光线发散角内的所有光线在经过平板透镜后会相应的收敛到光源以平板切面为轴的轴对称位置,从而得到一个1:1的实像,实现“空中成像”。
从最初的110ppi到现在的230ppi,数年时间,负折射平板透镜材料也在不断演进,清晰度已达到裸眼看手机屏幕的观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同时东超科技依靠自研单边红外触摸传感器,为空中呈现的影像赋予交互功能。该产品应用红外Vcsel激光感光阵列,将多组红外激光信号照射到空气中形成一个感光平面,当有物体进入感应平面时可以通过传感器接收的信号来计算出物体在感应区域的位置。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更高,打破国外在单边红外触摸传感器技术的垄断地位。东超科技也因此成为一家既拥有“成像技术”又拥有“交互技术”的虚拟现实科技公司。
该技术具备实用性和创新性,“实用性”体现在可将传统实体屏幕信息投射在空中精准操作,避免接触式交叉感染风险;“创新性”具体体现在其科技含量高、空中互动性强、视觉冲击力大等优势,将为传统产业的屏显转型升级提供高性价比的替代选项。
据悉,东超科技拥有近1万平方米的自建厂房,负折射平板透镜年产能可达1万平方米以上,单边红外触摸传感器每年可生产8万条以上。
东超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朱永志介绍,目前,企业技术可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文旅展陈、智能座舱、低碳环保、民生工程等领域,预计今年营收规模可达一亿元。
东超科技打造的非接触式医疗自助机、空中成像车载精灵、空中成像提词器等一系列产品已经广泛运用于医院、高校、企业等各大场所。在医疗卫生领域,搭载“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的集成产品具备防尘防爆、防静电、防指纹等优势。通过企业研发设计的非接触式医疗自助机,使用人员通过手指隔空操作,便可完成挂号、预约、缴费等。这样既能避免交叉感染,也能免去普通电容屏幕的维护费用。
在文旅领域,该技术可以帮助游客亲手“触摸”文物,增强沉浸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可嵌入智能座舱,增强科技感和娱乐性。
“在皖创业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地方政府给予了企业良好的发展土壤和环境。” 朱永志表示,合肥不论是科创政策,还是场景化支持,方方面面给科创企业埋头创业的动力和勇气。
随着无介质成像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这家安徽企业也正向着“成为21世纪全球虚拟现实领域的引领者”的目标稳步迈进。(记者 张毅璞 朱晓桐)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