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出 “海”:一张 “徽派名片” 的跨境之旅

访问次数: 40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10-17

[字体: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9月22日,安徽合肥首趟中欧班列JSQ笼车新能源整车专列启程。本趟列车满载290台合肥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运输时长分别为16天和22天,标志着合肥市在新能源汽车国际铁路运输领域实现新突破。  

  一周后,上海外高桥码头,7000车位LNG双燃料滚装船“凤凰”轮鸣笛启航,载着奇瑞、江淮的新能源汽车驶向地中海沿岸。这是安徽省港航集团联合车企打造的第三艘远洋滚装船,至此“黄鹄”“鲲鹏”“凤凰”三舰齐发,构建起直达33国的汽车出海海运网络。  

  当中欧班列与海运航线形成海陆呼应,一张覆盖内陆纵深和海洋沿岸的立体物流网络就此织就。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这份成绩单背后,并非单打独斗的身影,而是一张张“联盟”名片——车企与港航企业组建运输联盟打通出海通道,产业链龙头携配套企业构建海外生产网络,金融机构与制造企业联手破解资金难题。从徽商驼队的古路驼铃到如今的“三舰齐发”与“钢铁驼队”,安徽的“出海”故事早已从个体开拓升级为联盟协同,在全球舞台上勾勒出独具特色的“徽派印记”。  

  产业联盟:从“单品突围”到“集群出海”    

  去年底,西班牙巴塞罗那自由贸易区的埃布罗(EBRO)工厂内,奇瑞与当地企业合资生产的首款SUV车型正式下线。这一项目创下中国车企在欧洲“技术输出+本土量产”的新模式——仅用7个月就完成工厂改造与生产线调试,预计至2027年年产量达到5万辆,成为安徽汽车产业联盟“抱团出海”的标志性成果。  

  今年8月,奇瑞单月出口量近13万辆,创历史新高,连续4个月突破10万辆;江汽集团在秘鲁市场终端实销稳居全球品牌前列,全系产品销量位居全球汽车品牌第五,其中轻卡销量蝉联中国品牌榜首,全球品牌第二 。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龙头引领+产业链抱团”的联盟效应。但这种联盟力量不仅存在于汽车产业。  

  科技型企业的联盟出海更显“安徽特色”。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产品出货量连续十年保持全球领先,其海外项目总能看到安徽伙伴的身影:国轩高科提供储能电池,海螺型材负责支架生产,中铁四局承担电站建设。2025年前三季度,安徽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合计634亿元,同比增长71.9%,这种“技术互补、订单共享”的联盟模式,让“安徽智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站稳脚跟。  

  文旅农联盟:乡愁味道的“全球表达”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灵璧的羊肚菌,炖汤特别鲜美!”文博会参展期间,联盟视频直播矩阵:武圩村武书记、土爷驾到、肥西县书记三人行、蛋先森等众多省内知名“三农”达人账号将开展联动直播,助力特色农产品营销。 

  这场直播是安徽乡村振兴电商联盟的“盟动文博”活动,466家联盟成员带着83种安徽农产品集体亮相,这也是安徽优质农产品首次以联盟形式实现“文化+农业”出海。  

  这个成立于2024年11月的联盟,堪称“超级联系人”——由省委宣传部等8部门指导,安徽新媒体集团牵头,联合3所高校、2家科研院所及数百家乡企组建,构建起“政府+企业+高校+媒体”的出海生态。  

  联盟的科技赋能更让农品出海如虎添翼。作为合肥“科里科气”创新生态的典型代表,奇智科技带着38项发明专利与34项商标组成的“科创密码”精彩亮相。此次展示了远红外芯片技术的多功能健康产品:运动鞋、眼罩、护膝……每一件都凝聚着远红外芯片技术的智慧结晶,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健康好物,乡村振兴的“科技基因”也正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 

  农品出海带着烟火气,文化出海则透着书卷香。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时代出版传媒的数字向导“江小豚”动画形象格外抢眼,它串联起企业在10个国家布局的“海外文化+”中心,成为徽文化出海的“形象大使”。这个文化联盟以版权为纽带,已与全球10余个国家的出版机构建立合作,《徽州文化全书》输出至德国、俄罗斯,《多彩中国节》在韩国引发热议,日本“皖美书房”通过算法推送让徽派童书登上乐天平台热销榜,好评率达100%。  

  “‘海外文化+’中心的全球布局,是推动出版‘走出去’的坚实桥梁。”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董磊说,一年间联盟已实现版权输出500余项,俄罗斯翻译家穆凤玲因翻译安徽作品荣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成为文化联盟出海的生动注脚。  

  物流联盟:出海之路的“护航舰队”    

  9月22日,合肥北城铁路综合物流园里,290台“合肥造”新能源汽车搭乘中欧班列JSQ笼车专列启程,16天后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作为安徽出海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合肥)截至8月已累计发运突破5050列,覆盖20个国家的170个站点城市。这并非单一物流通道的胜利,而是“班列+产业+口岸”协同的成果:班列公司为奇瑞、江淮等车企开行定制专列超1500列,在合肥下塘工业园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与宁波港、上海港联动实现“铁海联运”;在阿拉木图、汉堡等地设立海外分拨中心,本土货物占比从不足5%跃升至近90%。  

  如果说物流协同是“硬件”支撑,那么海运联盟的崛起更显安徽力量。由安徽省港航集团、奇瑞、江淮联手组建的航瑞国际,在2025年完成三艘7000车位滚装船布局:1月“黄鹄”轮开通地中海航线,首航即满载4300余辆汽车;6月“鲲鹏”轮投入西北欧航线;9月“凤凰”轮首航埃及、西班牙等国,一度出现“一舱难求”的盛况。这背后,中国进出口银行牵头组建12亿元跨境人民币银团贷款提供金融支撑,成为“融资+产业+物流”联盟的典范。  

  站在新的起点,安徽的联盟出海正呈现新趋势:“汽车+光伏+储能”跨界联盟崛起,与长三角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会实现“借船出海”,跨境电商与产业带深度融合;企业始终是联盟出海的主力军——700多家皖企在海外投资设立1200多家企业,从传统的产品出口到把先进技术、工艺、管理和经验打包出海,推动业务全球化布局。这正是联盟力量激活市场活力的有力证明。 

  安徽的“联盟出海”故事还在继续。这张“徽派名片”上,印着的不仅是汽车、茶叶、图书等产品,更是协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基因,是安徽融入全球经济格局的坚定步伐。(记者 史睿雯)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