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

访问次数: 106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5-10-20

[字体: ]

  10月14日,在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金刚石NV色心量子传感器具有原子尺度测量能力,能够给蚊子甚至细胞测温。高灵敏度原子磁力计是目前世界上最灵敏的量子磁传感器之一,可以测量百亿分之一地磁场。

  10月13日~14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采访团来到合肥。从量子科技到人工智能,从无介质“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到高端数据采集装备,一年来,合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未来大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合肥滨湖科学城承担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一年来,合肥滨湖科学城牢记嘱托,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全力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10月13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党群工作处(人才服务处)处长刘剑告诉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一年来,合肥滨湖科学城加速推进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大力健全前沿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机制,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系列重点工作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据介绍,目前未来大科学城建设正加快推进,大科学装置及相关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5#楼预装大厅与主机核心筒已移交,顺利保障工艺杜瓦底座安装,这也标志着BEST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开启“加速度”。合肥先进光源项目主体建筑和能源中心已完成主体结构验收,力争2026年6月单体完工。巢湖半岛片区建设也已开篇启动,片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全球招标已经正式启动。

  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闯市场

  实现家务自由还有多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快一些。10月13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采访团来到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的合肥零次方机器人有限公司。公司以“具身空间清洁专项模型”为核心,搭配“全模态数据链”技术,推出Zerith H1人形机器人,晾衣服、擦桌子、清洁卫生间等家务活都不在话下。作为一家“00后极客”创业团队打造的年轻企业,零次方机器人(Zerith)是国内首家实现专项场景长序列多任务连贯操作的机器人企业,目前已构建具身智能全链路产品技术能力。

  零次方所在的合肥市包河区于2024年1月成立人形机器人专班,围绕具身智能本体、核心零部件、软件算法等方面,招引培育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目前,已聚集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超60家。

  一段文字生成一段视频、4K高清画质、影视级镜头语言、画面自然流畅……在智象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其自主研发的开源图像生成大模型HiDream-I1,普通人也可以进行高质量的视频创作。

  智象未来品牌传播负责人翟玥翀介绍,作为全球领先的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象多模态大模型”是超百亿级别的大模型,拥有行业内最丰富的多模态版权语料库,具备强大的视觉内容生成与理解能力,同时是首批完成模型和算法双备案的多模态大模型。截至目前,基于“智象大模型”构建的“智象AI”系列产品全球单月访问量超百万,累计AIGC内容生成破千万,服务的头部企业客户近百家、中小企业超3万家。今年4月,智象未来自主研发的开源图像生成大模型HiDream-I1在国际权威榜单Artificial Analysis中24小时内实现登顶,成为首个跻身全球第一梯队的中国自研生成式AI模型,并在图像质量、语义理解、艺术表现三大维度刷新行业纪录。

  在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东超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将科幻电影场景变为现实。东超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朱永志介绍,目前公司已建成安徽省新一代光学成像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新型显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空中交互式成像技术与显示材料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构建了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研发平台。成立以来,东超科技备受资本市场青睐,当前正在规划IPO进程。

  法治安徽“一号工程”为企业保驾护航

  在合肥法务区知识产权一站式保护工作服务站,合肥迪视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焦其文正在现场咨询。“我们目前有一百多件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的在诉案件,非常头疼。一站式保护工作服务站集合了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今天现场咨询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收获很大。”

  作为法治安徽建设的“一号工程”,合肥法务区是经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并落地合肥的省级法务区,是我省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年来,合肥法务区瞄准“高端、紧缺”法务资源,聚焦“涉外、知产”重点领域,通过“迁、引、培、聚”等多种路径,系统整合公共法务力量与优质法务与泛法务资源,实现功能集成与协同发展。

  截至目前,合肥法务区已建成覆盖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全链条法律服务产业体系,可以提供公共法务、核心法务、衍生法务、涉外法务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高端化、综合性法律服务,为安徽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前十

  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合肥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具有雄厚的科技基础和“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

  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合肥市牢记殷殷嘱托,下好创新先手棋,坚持“四个面向”,依托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大硅谷等重大平台,持续巩固创新优势,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4.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35个百分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万户。跻身2025年全球“科技集群”第39位,五年晋升40位,连续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前十。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合肥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14.7亿元、增长6%,高于全年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7、0.4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国第20位。1~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连续17个月居长三角万亿城市首位;工业用电量增长10.7%,保持国网33个重点城市第3位;进出口总额增长21.1%,连续8个月居长三角万亿城市第1。1~8月,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1%,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2.6%。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