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景夜店夜演合肥烹“夜宴”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合肥市旅游局长会议上获悉,合肥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初稿已经出炉。依据该规划,到2015年,该市将接待海外游客60万人次,国内游客5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40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市GDP的9%,将建成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全国知名旅游会展名城、国际滨湖旅游目的地。
今年旅游预计赚213亿元
合肥市旅游局局长桑林兵透露,今年上半年,该市接待国内游客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53.06%;入境游客12.04万人次,同比增长55.55%;旅游总收入112.54亿元,同比增长44.75%。
据了解,目前合肥市拥有旅游经营单位2000多家,其中,旅行社151家,旅游星级饭店104家,挂牌旅游饭店46家,旅游景区景点30家,旅游车船公司3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点120多家。
一项统计显示,今年合肥市预计接待游客2223.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3.5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2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05亿元;接待海外游客23.0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500万美元。
打造“合肥之夜”旅游工程
依据“十二五”旅游规划,十二五期间该市将形成“双核两带四翼”的空间布局,其中,双核是庐阳古城文化观光核、滨湖新城休闲度假核,两带是西南自然风光带、环巢湖休闲度假带。
同时,该市将大力塑造“创新之都,滨湖新城”形象,加快打造“合肥之夜”旅游工程,在护城河沿岸,打造夜景观,在酒吧演艺一条街,提供夜活动。在滨湖新区等处,重点打造夜演出。力争旅游饭店突破100家,五星级酒店突破15家。
另外,该市还将重点打造“合铜九黄旅游线”、“环巢湖旅游线”、“合肥—大别山红色旅游线”、“合肥—皖北三国文化旅游线”、“皖中名人文化旅游线”、“湖光山色度假游”、“淮军文化游”、“三国文化体验游”等精品旅游线路。预计到2015年,该市接待海外游客60万人次,国内游客5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40亿元。
最大遗憾缺乏旅游拳头产品
“十一五”期间,合肥接待游客由1000万人次增长到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100亿元增长到200亿元。但目前合肥旅游产业链不健全、竞争力不强,而最大的遗憾则是缺乏大项目支撑。
合肥市旅游局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合肥市旅游产品较丰富,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缺乏国内外具有影响力且能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拳头产品,这种状况直接造成在旅游市场中难以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同时,旅游产业链不健全,目前该市娱乐业场所和活动匮乏,尚未形成品牌和聚集效应。(实习生陈银银、王成飞、记者李世兵)
合肥将添好多新玩处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30个旅游项目
在昨天举行的合肥旅游局长会议上,《合肥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讨论稿)出炉。记者了解到,在“十二五”期间,合肥市旅游局将投资320多亿元,重点建设30个项目,涵盖了娱乐、旅游、休闲、度假等方面。其中包括,包河区的滨湖乐活世界、肥西县的淮军圩堡群、长丰县的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等项目。
合肥动漫主题公园
位于高新区王咀湖的合肥动漫主题公园,总投资达100亿元。将融科教于休闲、娱乐、体验之中,内容有卡通主题乐园、创作研发基地、动漫广场、服务配套、动漫小镇等“五大板块”,包括3D魔幻水幕表演、冰雪女王观光塔、“生肖馆”、梦幻水上世界等内容。
淮军圩堡群
淮军圩堡群位于肥西县大潜山、紫蓬山一带,该项目现已开工,以淮军文化为主题包装,集观光、休闲体验、住宿餐饮、故事演绎于一体,恢复再现淮军将领的生活状态,实现深刻体验与旅游的综合接待,打造淮军圩堡旅游的综合体。
大圩葡萄文化主题公园
大圩葡萄文化主题公园位于包河区,占地500亩,前期以荒塘、低洼地的改造和整合、土方工程为主,后期主要对道路硬化、水系统改造、绿化美化以及景点提升的建设,总计2000万元。同时,包河区还将打造民国文化园、牛角大圩、东方田园生态湿地公园等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据了解,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现状为背景,将其建成为一个集研发、展示、培训、生产、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该项目位于长丰县岗集镇,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续建,预计投资12亿元。
长丰县旅游局局长卢先梅透露,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按照
“一山五湖”景区
“一山五湖”(卧龙山、大官塘水库、梅冲湖、双凤湖、双龙湖、鹤翔湖)景区位于长丰县北城区,预计投资8亿元。以“一山五湖”为代表的湖区田园风光是该项目的旅游休闲亮点,该项目包括贯穿五湖和卧龙山景点之间的连接道路、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包含卧龙山景区、寿子湖农业生态园等子项目。建成后,该地区将形成一张“北含明珠,南缀宝石,中衔翡翠”省城新名片。(陈银银、王成飞、李世兵)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