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省医改办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如果仅仅只是取消药品加成,不从根本上切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药品销售商之间的利益链,“看病难、看病贵”依然很难从根本上得以缓解。因此,我省这次基层医疗改革挥起“六板斧”,彻底砍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事、分配、药品采购配送、保障制度等综合改革,建立一个全新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
“一板斧”:回归公益性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根据要求,乡镇卫生院按乡镇户籍人口1‰实行总量控制,并分类核定。医疗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得低于编制总额的8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必须符合《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
“二板斧”:全员聘用
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采取招考或民主推荐的方式选择聘用,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期满考核不合格的,重新选聘。实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所有人员,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三板斧”:绩效考核
不以医生开处方的多少作为考核指标,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任务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
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管理岗位任务和绩效工资制度的要求,定期对职工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
“四板斧”:药品零差率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的药物制度,执行国家和省确定的基本药物和补贴药品有关规定。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由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零差率销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采购价。政府举办的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确需要配备使用其他药品的,应按规定在我省确定的补充药品范围内选用。
“五板斧”:购买服务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
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
“六板斧”:村卫生室成“正规军”
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实行人员、业务、药械、财务、资产等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严格的村医服务准入制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省确定的补充药品,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
政府对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给予补助。每12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补助8000元。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