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以药补医体制下,医疗机构逐渐偏离了公益性方向,逐利性不断增强。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偏离公益性的问题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这次医改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去年11月,我省实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这一次,我省在所有的105个县(市、区)和淮南毛集实验区、六安叶集试验区、池州九华山风景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行。
我省将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逐步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患者就医的首选,让城乡居民不出社区、不出乡村就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基层医改的核心就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推动基本药物使用,从生产、定价、招标、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确保药品及时足额保质供应和价格合理下降,从而逐步改变以药补医、药价虚高、滥用药物等现象。(张俊、刘燕燕、张永)
基层医改时间表
1、
2、2010年10月,卫生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规定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按照规定和实际需要设置岗位,实行全员竞争上岗。
3、2010年12月,各县(市、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符合分流安置政策的人员,由人社(人事、劳动)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妥善分流安置。
4、2011年1月,各县(市、区)卫生部门负责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内部职工工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期待实现五大目标
【建立机制】通过推进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药品、保健制度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全面建立
【提升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降低药价】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并从降低药品价格和改善服务中得到明显实惠
【优化人员】医务人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提高效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