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践行诺言

访问次数: 1641                        发布时间:2010-09-08

[字体: ]

“不让群众多等一分钟,不让群众多跑一步路。 ”25年来,泗县大庄镇女计生干部李培英以全部心血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8月9,因过度劳累,年仅46岁的她猝然病逝于工作岗位。日前,中共泗县县委追授李培英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宿州市政府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向李培英同志学习。

  数千乡邻挥泪“送行”

  “她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 ”这是同事眼中的李培英。李培英负责全镇的办证业务,并且包了8个村的计生工作。每天,她骑一辆自行车,挨村逐户服务育龄妇女,有时一天要骑上七八十里路。繁重的压力,使李培英落下了高血压、颈椎病,可25年来,她从未请过一天假。

  89日早上5许,连日劳累的李培英早早起床,喝了碗稀饭,来到办公室,埋头核对信息登记表。直到下午1时许,李培英才和几名同事草草吃了午饭。这时酷热难当,同事们劝李培英休息一会儿,她却说了声“事情不等人”,便返回办公室继续工作。下午6时许,李培英站起来要到档案柜里拿材料,突然沉重地从椅子上滑了下来……

  李培英猝然病逝的消息,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8月12,是李培英出殡的日子,灵车经过大庄镇街头时,数千名群众夹道挥泪“送行”。

  “不让群众多跑一步”

  李培英虽已离去,但床前的一个小闹钟仍“滴滴答答”响着。这只闹钟陪伴她20多年,每天早晨5点半准时闹响。“不让群众多等一分钟”,这是李培英早起的理由。

  每天天不亮,李培英往往就会接到一大批报批材料,既有相熟的村计生专干,更有不相识的群众,她都热情接待,叮嘱他们该忙什么就忙什么,证件办好了会送给他们。

  “不论有多晚,打一个电话就能叫动李大姐。”很多干部群众说到这里都充满内疚。东风村的计生专干刘瑞平不会忘记,2005年的一天深夜,他带一户人家去找李培英取证的情景。刚上任的刘瑞平既担心太晚打搅李主任休息,又挡不住这户人家的焦急,因为对方凌晨3点就得坐车到浙江打工。没想到,电话刚打通,李培英二话没说,马上骑车就到了办公室。见办证户充满歉意,李培英淡淡一笑:“我只不过跑一趟路而已。 ”

  “您下班怎么老是干上班的活? ”面对女儿的不理解,李培英解释:“妈干的就是这活。人家大老远来办证,都是有急用,晚一会可能耽误大事。 ”

  “不让群众多跑一步路”,也是李培英的承诺。到农户特别是孕产妇家中随访,倾听她们的意见,定期进行健康指导,这是李培英的“家常便饭”。她把党的计生政策化作春风细雨,用特别的爱温暖每一位服务对象的心,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李大姐”。

  “乡亲都是我的亲戚”

  办公室里常泡好的一杯茶,那是给办事群众准备的,茶香浸心;家里常备的鸡蛋、挂面,那是给早来晚到的乡亲准备的,温暖入怀。李培英说:“所有乡亲都是我的亲戚,将心比心,工作才好做。 ”

  为了这些“亲戚”,李培英“冷落”了自己的至亲。她母亲生前瘫痪在床,可她工作忙起来,常顾不上为母亲做顿可口的饭菜。李培英最疼女儿,可为了工作,她让孩子从初一开始就寄宿在校。

  为了这些“亲戚”,李培英不惜得罪诸多亲朋。计生工作官小权大,找她办事想钻政策空子的人自然也多。今年2月,李培英的一个老熟人三番五次求她照顾,并送上礼物,想替母亲领取计划生育养老金。李培英一口回绝,并将礼物奉还。从事计生工作20多年,尽管家境一直清贫,但李培英对手中的权力守之如玉。

  彩虹飞架人远去,留得清风与明月。“李大姐25年来与群众至真至纯的鱼水亲情,将永远被乡亲们珍藏。而这情,也是干部们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产。”泗县大庄镇一位干部说。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