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军征战亚运的漂亮答卷

访问次数: 1455                        发布时间:2010-11-29

[字体: ]

体操金花旗开得胜,女手姑娘完美收官。 1147铜,江淮健儿在广州亚运会上交出漂亮答卷,不但圆满实现了参赛目标,同时创造了亚运最佳战绩。
亮点:名将新秀 竞相争辉
    
名将敢打硬仗、新秀崭露头角。广州亚运赛场,我们欣喜地看到,邓琳琳、周吕鑫、张亮亮等老面孔继续上佳表现,展现了较高的竞技水平,与此同时,孟苏平、吴亚男、李瑶等一批新秀也脱颖而出,显示出可贵的潜力。
    
北京奥运会冠军邓琳琳依然稳定,伤愈不久的她在体操女子团体和平衡木比赛中均发挥出较高水平,为皖军贡献一金一银。北京奥运会亚军周吕鑫,由单人跳台改为双人跳台,轻松夺得金牌,也为自己赢得了新的空间。刚刚在世锦赛上夺得男子花剑团体金牌的张亮亮,临危受命,不负众望,关键时刻不手软,与队友一起卫冕亚运冠军。
    
新秀中,女子举重选手孟苏平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总成绩与世界纪录保持者韩国选手张美兰战平,只因体重稍重而无缘冠军。亚运赛场上的失利,将成为这位小将的宝贵财富,两年后的伦敦,孟苏平值得期待。 “农家姑娘吴亚男在女子皮艇四人500中成功折桂,国家队教练对其高度评价:训练刻苦,速度、爆发力都不错。 ”有两名年轻皖将宋冬伦、张蕾参加的女子水球队是中国代表团的一支希望之师,成功夺得世锦赛铜牌和亚运会金牌后,西班牙籍主教练胡安已经把目标锁定在伦敦奥运会奖牌上。
幕后:默默坚守 梦圆今朝
    
辉煌战绩的背后,是无数次的跌倒爬起,是汗水夹杂泪水的艰辛,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攀升。比金牌更耀眼的是健儿们为了实现心中梦想,数十年的坚守与付出,比名次更可贵的是健儿们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精神意志。
    
女手名将刘晓妹大赛经验丰富,亚运会前刚刚做了膝关节手术,恢复训练不到40天。虽然她的上场时间有限,但每次登场都全力去拼,防守强度丝毫不输年轻球员。决赛战胜日本队后,中国女手亚运冠军梦终圆,刘晓妹等老队员互相拥抱,任泪水尽情挥洒。
    
天上一个太阳,水里一个太阳。这是水上项目运动员辛勤训练的真实写照。为了决赛的500,吴亚男每天要划100多公里,大部分时间泡在水中。 “姑娘们都爱漂亮,但选择了这个项目就要付出。 ”训练再苦,吴亚男从不抱怨。
    
长年征战的拳击运动员胡青伤痕累累。去年全国十一运前,被确诊骨瘤(良性),身体异常消瘦,但为了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他选择了保守治疗,带伤鏖战,成功卫冕全运会冠军。此番征战广州亚运,伤势尚未痊愈的他过关斩将,成功杀入决赛,最终获得银牌。
    35
岁的皖将张玉红,为中国保龄球队实现亚运奖牌的突破,摘得铜牌后,泪流满面。为了参加广州亚运会前的三年集训,张玉红狠心地将孩子给家人照顾,长时间脱岗,也让她丢了工作。这泪水中饱含了多少辛酸!
展望:优化项目 志在突破
    
扫描近年来安徽竞技体育项目结构,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再依赖摔跤、武术、散打等项目打天下,跳水、举重、体操等异军突起,让皖军征战国内外赛场多了一份底气与豪气。省体育局负责同志介绍说,在全新备战周期,安徽体育健儿将迎来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3年辽宁全运会,奥运增光、全运争先是这个周期的主要任务。为实现以奥运带动全运,以全运促进奥运的目标,安徽体育项目结构将进行重大调整。在继续加大体操、跳水、举重等我国传统奥运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女子拳击、女子水球等新兴、潜优势项目,力争为国家队输送更多的安徽选手,在国内外大赛中取得新的突破。
    
体育界有这样一句话: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在亚运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江淮健儿又将目光瞄准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此,让我们真诚地祝愿江淮健儿梦随心翔,越飞越高!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