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费用降了 医院效益好了

访问次数: 1577                        发布时间:2010-11-29

[字体: ]

1111下午,铜陵县西联乡姚汪村民汪新和刚从村卫生室打过点滴。 “这次感冒总共花了35.54元,要是以前两天的点滴至少得要150元。医改带来的实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汪新和手里的医药费发票是电脑打印的,上面分项标注着治疗和药品的费用,共计43.54元,新农合报销扣除8元,实际付费35.54元。
    
村医崔应选告诉记者,感冒治疗常用药头孢曲松去年一支12元多,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之后,现在是2.1元,两天用药8支,仅这一种药就减少费用80多元。而且,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村民来卫生室看门诊,每天还可以享受到8元的报销。
    
西联乡卫生院院长赵家清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去年全年乡卫生院门诊9000余人次,住院80人次;今年110月,门诊24377人次,住院128人次。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卫生院药品加成的收入大幅度降低了,但整体收入反而提高了。去年院里全年收入62万元,今年110月,全院收入达78万元。
    
赵家清分析说,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之后,村民看病的费用下降很多,他们愿意到卫生院来看病,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而小病拖、大病扛了。另外,乡卫生院业务收入的大幅增加,还因为医院新添置了X光机、B超、生化分析仪等医疗检查设备,许多病人愿意选择就近来检查治疗。
    
铜陵县卫生局负责人介绍,基层医改启动后,该县以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基本药物、保障制度改革。着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按每个建制乡镇1所公益性卫生院的原则,将全县12所乡镇卫生院重新整合为7所,每个行政村建设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同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因事设岗、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建立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在购买村级基本医疗服务经费上,各级财政按每1200个农业人口16000元的标准,对村卫生室进行贴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由中央和省财政承担。目前,该县不仅全面启动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儿童、老人、孕产妇保健等9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还自我加压,在省规定任务指标基础上,将各项指标上调510个百分点。据统计,今年19月,铜陵县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医疗费用同比下降30.7%、药品费用同比下降46.32%,住院平均费用同比下降23.45%,药品零差率销售直接为百姓节省药品费用284.37万元。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