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于年内建成通车的泗县至许昌高速公路宿州段,为“十一五”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条由省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
拓展交通运输服务领域,构建“一主两翼”战略框架,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泗许高速公路宿州段建成通车后,省交通投资集团运营的高速公路里程将突破
2001年初,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应运而生,成为全省两大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主体之一。 “作为新成立的集团,必须要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谋求跨越之道。 ”省交通投资集团董事长乔传福说:“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是交通运输行业转变方式的重要内涵。 ”
基于对这一内涵的把握,该集团确立了“一主两翼”的战略发展框架。以高速公路建设和营运为主导产业,以道路客运、物流业为两翼,使主业范围覆盖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服务业领域,主动顺应交通运输行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转型升级趋势。
“十一五”期间,该集团充分彰显了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的新活力,多渠道筹资250亿元用于建设高速公路,并构建了高速公路“设计+建设+营运+衍生业务”的全新产业链,加速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进度,提升了高速公路运营水平。
在公路客运行业,该集团通过与安庆、巢湖、宣城等市合作,并购部分城市原有的汽运公司,加大了对全省客运资源整合力度,实施“公车公营”改革,追求规模效益,打造出“飞雁快客”等客运品牌,使客运业务利润增加了5倍以上,行车事故率下降27.2%,不仅壮大了该集团客运业务的综合实力,也对全省客运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示范效应。
《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全省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交投集团旗下的迅捷物流公司相继在合肥、滁州、芜湖等地投资建设和规划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园区,已经成为全省最为活跃的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
“十二五”期间,该集团将继续深入实施“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发挥国有资本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提升高速公路网通达密度和深度,依托科技创新破解“瓶颈”,支撑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该集团一直着力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过密度和深度,支撑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其建设运营的合六叶、铜黄、芜宣等高速公路,已经成为皖江示范区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正在建设的北沿江高速公路、新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也将积极服务于该区域的率先崛起。而宁洛高速界阜蚌段、泗许高速公路,是该集团为皖北地区构建的两条重要的东向通道。即将开工建设的济宁至祁门高速公路则打通了连接皖江与皖北两大区域经济板块的“第二通道”。该集团建设运营的多条高速公路“外引内联”,让京台、宁洛、杭瑞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贯穿我省全境,成为国家和我省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辅助线”。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基本完成干线高速公路建设任务。但新一轮建设热潮面临着建设成本越来越高、运输通道内的线位资源越来越紧张、资源和生态环境束缚越来越强的挑战。
破解这一难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泗许高速公路建设办主任黄志福介绍,该公路创新性地采用了低路堤建设方案,路基平均填高低于
据了解,仅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上,该集团就立项开展了16项创新性研究,这些研究成果相继被推广到省内其他高速公路建设上,对打破高速公路跨越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瓶颈”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扩大交通运输服务半径,发挥交通建设“溢出效应”,增强惠民富民能力
在该集团汽车运输公司刘继和董事长看来,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公路客运必须坚持以“长途客运支线化、中途客运直达化、短途客运公交化”的思路,着眼于与高铁相衔接,着力扩展高品质客运服务覆盖半径,提升广大群众出行的便利程度。
近年来,该集团所属的客运公司相继对省内部分二线城市和县城至中心城市的客运班线实行公司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和县、含山至合肥,无为至常州,庐江至杭州等客运班线的规范、高效运营,使该集团客运服务得以有效延伸至县级城市。同时,该集团所属的客运公司已经开始介入部分县城的城域及城乡公交经营当中,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快捷规范的出行服务。
放大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的 “溢出效应”,创造更多惠民富民条件,也是该集团的积极探索。
该集团明确要求,高速公路的施工便道,要结合当地需求建成永久性农村公路,解决沿线部分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六武高速在修建过程中投资5000万元修建农村公路,投入500万元改造农用电网。皖南山区部分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实行“开发性”移民安置,建设“新徽村”,开发农家乐,增加山区群众收入来源,铜黄高速谭家桥安置点每户农民因此每年增收近万元。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省交通投资集团的积极探索,正有力地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在建设提速、服务提质的轨道上步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发展坦途。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