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开发再创新 用"飞地"礼包换沪苏浙"给力"

访问次数: 1530                        发布时间:2011-01-05

[字体: ]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机遇中,无论是国家的期待、还是安徽的战略都重提创新二字。如合作共建的飞地模式这份大礼包就是安徽以最大的智慧、最大的诚意争取更多发展的契机。

  【有目标】要让创新力=生产力

  安徽并不缺乏智慧,第一台VCD、第一台国产空调、第一台国产微型电脑……这诸多个在安徽诞生的“第一”是安徽人自主创新精神的写照。安徽并不缺乏勇气,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了中国农村改革,农业税费改革再次成为国家经验,如今的医改同样为全国作出了示范。安徽本土民企的实力相对于全国来说还较羸弱,人均GDP在全国仍然靠后。

  那么,为何这片充满智慧的土地无法蓄积财富、创造力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原因是复杂的,但缺乏基础设施支撑、配套能力弱、与市场结合度低、政策支持少都是原因。

  缺什么就补什么!皖江示范区作为安徽首个国家战略可谓政策支持力度空前,从国家发改委在马鞍山召开的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推进皖江示范区合作共建的会议可见一斑。未来,省发改委明确仍将加大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同时,我省鼓励企业走出去,省外投资、上市融资,在皖江与产业接轨的同时,企业也与市场无缝对接。

  【有创新】飞地经验或“飞向”全国

  “为什么叫示范区,我们就是等着安徽出经验,给全国作示范! ”

  20101226在马鞍山召开的国家发改委座谈会上,杜鹰副主任如是说。

  在这次座谈会上,安徽提出《关于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推进园区合作共建的初步设想》,安徽省将积极推进省级层面的合作,考虑在皖江示范区开发园中划出一定区域,经合作双方省()政府约定产业发展方向、经营管理期限、权利义务等,由安徽省“净地”交给沪苏浙政府,由其组织开展建设与管理,独立经营,封闭运作。

  关于“飞地经济”园区的利益分享问题,安徽省明确提出,园区的经营期限为1015年。在此期间,经营方可在园区设立规划、税务、工商等派出机构,行使相关经济管理权限,享有园区开发经营收益。同时,园区还将享受安徽省支持开发园区的各类扶持政策。

  【有决心】“大礼包”是最大诚意

  对于提出的“推进园区合作共建的初步设想”,有媒体称之为是安徽在2010年末送出的新年大礼包,而这一礼包背后是安徽寻求双赢的最大诚意以及自身谋求发展的最大决心。要知道,是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提出:园区社会事务可由安徽方管理,但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可统计在沪苏浙。

  我省还提出,设立园区占用的土地指标,安徽方可用土地复垦、村庄整理开发的土地指标优先予以解决。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表示,此设想提出的运作方式和利益分享原则,具体事项还需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施行。

  省内经济专家认为,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安徽来说,是硬性付出,收获的则是长远的,如就业、当地配套产业收益,以及更长远一些的潜在价值。而沪苏浙却能够有效缓解土地资源不足的大难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本上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强飞)

  名词解释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