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事室”变成“和谐室”

访问次数: 1402                        发布时间:2011-02-06

[字体: ]

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赵集村刘思才等村民,近日笑着走出该村的说事室,一场涉及多家庄稼地进水的难题,在村两委的协调下化解了。 “有事先到说事室,说了之后就办理。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多收益。 ”这是烈山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采取的一项便民服务新举措。
    
随着村级区划的调整,烈山区3个镇50个村中,每村人口都在4000人以上。工作面宽了,村里要处理的问题也多了。为了有效预防和化解农村各种矛盾纠纷、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该区结合正在开展的开放式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创造性地在村里建起了说事室。每周一到周五,村两委轮流在说事室值班,接待群众说事。主要是让村里有困难、有想法、有诉求的村民说说经济发展中的难事、影响稳定和谐的杂事、要求服务的实事、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扶贫济困中的好事,涵盖村务公开、计划生育、粮食直补、低保医保、土地使用、公益事业等涉及自身权益的事项等。接待干部在做好接待记录的同时,就群众反映的问题,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认真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能解决的先提出相应处置建议,登记备案,每周五下午由村两委成员、党员议事会成员商议解决;村级不能解决的,上报上级党委、政府,形成了一人说事、大家献计、迅速落实的新格局。
    
提起说事室的好处,该区蒋疃村村民宗毛毛感触很深。 
    
她女儿考入沈阳医科大学,由于家中生活困难、无钱支付学费,她和女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村里的说事室反映情况,没想到值班的村干部立即将此事形成书面材料并向上级汇报,很快为她的女儿争取到区有关机构发放的助学资金2000多元。
    
目前,烈山区50个村(社区)均建立了说事室 “说事室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小事不拖大、矛盾不出村的可喜局面,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 “和谐室。目前,全区说事室共接待群众1000多人次,处理矛盾纠纷200多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0多件。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