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人世间,有“争夺战”必然有“伤亡”,当然更有赢家。“农民工争夺战”中伤亡的一定是那些落后的生产方式,一定是那些陈腐观念,比如说“欠薪”,譬如“劳动无合同”,譬如老赖企业。
几年前就已引起关注的“用工荒”现象,在今年表现得尤其突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版图的悄然变化,中西部开始与东部争抢农民工。(
小到家庭成员之间,大到国与国之间,人们总不愿见到“开战”二字。然而,“中国东西部展开农民工争夺战”,这倒是我们所乐见的。
从理论上讲,如今应该不存在“农民工争夺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估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城镇就业人口供给将达2500万,实际能供应的就业岗位大约1200万个,这意味着有1300万人难以就业。可事实上,在多重合力的作用下“用工荒”越来越严重:一者,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不愿“多生孩子”;二者,不说“菜价上涨”,也不说“上学贵”,这沿海地区一个“房价天高”,就让很多农民工很难继续呆下去;三者,一些中外大企业“进军中西部”让农民工“家门口就业”,而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仍抱着“吃人口红利”的老皇历,“用工荒”也就在所难免!
“没有农民工,处处不方便,城市确实离不开他们。”这几天过春节,有南京市民发出这样的“怨声”。实际上,这场“农民工争夺战”,决不是一次“战斗”,而是一场持久性的“战役”。
这场“战役”打得越激烈越有利于填平“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鸿沟,越有利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难,孩子上学难”,越有利于“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调整,越有利于拉动内需,越有利于加速城市化。
自然界,人世间,有“争夺战”必然有“伤亡”,当然更有赢家。但“伤亡”的一定是那些落后的生产方式,一定是那些陈腐的旧观念,比如说“欠薪”,还有“劳动无合同”——一些“老赖企业”在这场“农民工争夺战”中被淘汰,这更是我们所乐见的。
“农民工争夺战”,让炮火来得更猛烈一些吧!(倪黄村)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