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个人兴趣特长和开发优势潜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正成为广大青年的热议话题——
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个性发展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人原本都应具有鲜明个性。大千世界如果人人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一样面孔,一个腔调,一种思维,这样的世界必定是无趣的,也是毫无生机的。然而,如果只顾自己的个性,而遑论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果个性张扬失去控制,发展到出格,发展到放任,就会只关心自己、不关心社会。因而,保持个性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既要对自己的“个性”负责也要对他人“个性”负责;只有尊重他人,只有遵守社会规范,才能享受到保持个性给自己带来的真正快乐。 “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的殷殷希望,包含着厚重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人生哲理,彰显出个性在人才发展中的重要性。
个性发展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共同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被戏称为“模式化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这正如一个大花园,花儿形态各异、竞相怒放,才会更美丽;反之,只有一种花,一个颜色,虽然整齐划一,相信看久了总不免让人乏味。事实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从哲学角度看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过于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的培育。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真正光彩的个性、优势和抱负常被现实磨损,成了千人一面,而迷茫、叛逆、自我为中心有时倒被理解为个性,受到推崇,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是非标准和健康成长。其实,保持个性,实质上就是尊重个人的价值,最大限度上开发个人的潜能,发挥能动性,彰显个人的特色,这与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这个基础与前提并不矛盾。尊重个人的价值,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当代青年是决定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现实力量。当现代制造业、信息产业、生物工程成为替代传统产业的新经济增长极和核心技术群时,在社会化生产和技术革新创造方面起主要作用的人才,其平均年龄也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从人才的学历结构上看,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背景的人群,多数是青年;从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根本上看,青年群体所具有的较高创新意识和浓厚创业热情,正是当前推动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最重要因素。学生时代特别是大学时代,正是学子们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而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学生富有个性,才能更富有创造力和创新力,也更容易出现大量的富有时代气息、个性彰显的优秀人才。
青年是未来,青年是活力,青年是后劲,青年是希望。当前,百年前“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依然还是梦想,而“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培养不出大师”的疑问也常在我们耳边响起。因此,我们应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处理德、才,创新、实践,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关系,激发创造创新活力,为学生保持个性、彰显本色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造就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邹宝元)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