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潘,随处可见安徽印记

访问次数: 2072                        发布时间:2011-05-09

[字体: ]

 

徽式牌坊“镇守”松潘县川主寺镇入境通道。

  三年前,“5·12”特大地震让“高原明珠”松潘瞬间黯然失色。作为对口支援省,千里之外的安徽向松潘伸出了援助之手,2000多名援建大军紧急奔赴松潘,开启了松潘的重建之路。

  三年时光,安徽的援建让这座全县人口不足8万人的千年古城改变了太多:高山云端间筑起的新路、横跨岷江的兴川大桥、焕然一新的新县城……就连松潘县委书记何强都感叹,“在安徽援助下,松潘至少向前跨越了20年。”

  松潘古城焕发生机

  去年5月,记者来松潘时,九黄机场到松潘县城的道路还在改造当中,车子刚过,扬起的灰尘漫天飞舞。今年426日,当记者再次原路体验时,宽敞的路面、美化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以前需要行驶2小时的路程,现在只要40多分钟就能到达。

  4月虽不是松潘最美的季节,但在松潘古城,此时却云集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松潘县旅游局局长米建书见此情景,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灾后的松潘旅游提前复苏了。”如今的松潘古城内,酒店宾客盈门,旅游商品店内游客拎着大包小包的现象,也在说明这座千年古城正从灾难中走向复苏。

  学校、医院已经搬迁

  站在松潘的古城墙上,往北俯瞰,一座崭新的松潘新城错落有致地在山谷间排开。阳光下、岷江边,一片羌汉风格的现代建筑内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那里是安徽投资近1.4亿元兴建的松潘中学。

  53,马旭峰起得很早,第一次住学校宿舍让她感到兴奋:“到操场做早操,到食堂打饭,到全新的教室上课,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这一天,我省援建的松潘中学新校园正式交付使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4个年级1800名学生率先搬入。

  走进松潘中学,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体育馆错落有致。这座占地100亩的中学可以容纳3500名学生就读,2500名学生住宿。

  松潘中学的对面,藏族院长陈晓燕正在指挥医护人员搬迁安徽援助的精密仪器。她说,地震发生后,安徽不仅选派来了六批163名医务人员到松潘支医,还投入8200万元帮助松潘建造了二级甲等标准的松潘县人民医院。

  安徽元素随处可见

  松潘三年来发生的变化都被安徽援建人员鲁厚忠浓缩在了一张地图上。鲁厚忠是安徽省测绘局综合计划处副处长,2008年年末,他从安徽来到松潘,负责完成松潘初期测绘工作。在援建的三年里,他见证了安徽援建的整个过程,并用测绘尺将这些点滴变化“刻”在了松潘第一张卫星地图上。

  “松潘的重建过程中有许多安徽元素:江淮路、松安广场、安徽大道……”记者沿着鲁厚忠绘制的路线图,对这些安徽元素进行了逐个探访。在松潘新城,宽敞的江淮路和安徽大道已经竣工通车,松安广场已经在铺设地砖,512当天,这里将成为松潘人民纪念地震三周年的主要场所。

  “安徽三年援建让我们松潘经济水平至少跨越了20年。”429,松潘县委书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安徽人是带着兄弟情,带着责任感、使命感来松潘援建的。”

  三年来,安徽共投入援建资金21.3亿元,对口援建了320个项目。近日,我省将在松潘举行移交仪式,把这批援建项目整体移交给松潘。(李阔)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