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昨进行第七次扬子鳄野外放归

访问次数: 1529                        发布时间:2011-05-10

[字体: ]

昨日下午,6条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人工繁殖扬子鳄在郎溪县高井庙“重回故乡”,这是我省自2002年以来第七次实施扬子鳄野外放归。至此,我省已经成功野外放归扬子鳄42条。记者了解到,尽管此前我省野外放归的扬子鳄已经成功产卵孵化,保护区人工养殖的扬子鳄甚至“鳄满为患”,但扬子鳄这种我国现存唯一一种鳄鱼依然难逃“极度濒危”的噩运。目前野生数量在121~152条之间,仅相当于大熊猫野生总数的十分之一,扬子鳄回家路依然漫长。

  现场

  身背发射器缓慢游“回家”

  昨日下午,在宣城郎溪县高井庙林场内,6条体格健壮的扬子鳄身背无线电发射器,嘴裹黑胶带,在池塘边静静等待。随着研究人员一声动情的“回家了”,两雄四雌6条扬子鳄被逐一放入水塘中。经过短时间的“发呆”,重回大自然怀抱的扬子鳄开始缓慢游动,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尽管身影消失不见,但在池塘边手持无线电接收设备的安师大科研人员却迅速接收到了扬子鳄身上背着的无线电发射器发回的信号。长期与扬子鳄保护区合作开展扬子鳄野外放归项目的安师大教授吴孝兵告诉记者,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这些无线电发射器将不断传回信号,每一条被野外放归的鳄鱼都有自己独有的频率,根据这些频率发回的信号,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人工观测分析掌握扬子鳄的活动频率和行为状态。

  现状

  野放“先行者”已繁育后代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朝林告诉记者,经过长期的监测,此前我省野外放归的扬子鳄生存状态良好。他告诉记者,由于无线电发射器的电池仅有一年的寿命,因此研究人员在一年后就只能通过人工观测等其他手段对野放扬子鳄的生存情况进行检测。王朝林说,此前研究人员曾经一次性最多观测到20条野放扬子鳄活动,这说明至少有20多条野放扬子鳄依然在投放水域生活。 2008年和2009年,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护中,连续两年发现野放扬子鳄产卵并孵化幼鳄,2008年自然孵出幼鳄10条,2009年自然孵出幼鳄24条,更进一步说明野放扬子鳄生活状态良好。“野放扬子鳄成功产卵孵化意味着已经能够在野外生存并繁殖,标志着我国扬子鳄野外放归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余本付说:“这说明扬子鳄迈出了重返大自然的坚实一步。 ”

  共打算野放440条扬子鳄

  在高井庙林场,两口面积分别为50亩和80亩的水塘分别承担着不平凡的“任务”。王朝林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保护区分两次共投放了440条人工养殖扬子鳄在这两口池塘里,进行野放前的“野化训练”,目的是为了将来批量野放做准备。

  王朝林告诉记者,在历史上,扬子鳄曾经“随处可见”,在东起吴淞口西至西洞庭的长江中下游水域中广泛存在,也因此得名“扬子鳄”。保护区正计划进行一项名为“扬子鳄回归扬子江”的工程,希望选择一个目前最适合扬子鳄生存的野外环境,对扬子鳄实行数量较大的野外放归。目前科研人员已经对长江中下游10个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上报国家林业局,未来有望在扬子鳄“迁地保护”方面作出新的尝试。

  野生扬子鳄群仍“极度濒危”

  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繁育基地,总面积150亩的几口水塘里,栖息着近万条人工养殖扬子鳄。在一口池塘中间的水泥平台上,层层叠叠的扬子鳄吓坏了不少来参观的游客。一位老人感叹:“这也太多了,真够壮观的。 ”而“壮观”的背后,对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来说,却有颇多无奈。

  安徽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余本付告诉记者,目前人工养殖的扬子鳄数量已经超过1万条,并且具备年产幼鳄1500余条的繁育能力,人工繁殖扬子鳄的整个生物周期都完全没有问题。但目前由于保护区管理局条件有限,数量庞大的扬子鳄只能“蜗居”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水塘里,另有500条在郎溪县高井庙林场生活。安徽省扬子鳄人工繁育中心,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组织唯一批准的一家扬子鳄仔二代进入国际市场与贸易的机构,但由于“产量”远达不到产业化的需求,人工养殖扬子鳄没有市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野生扬子鳄依旧“极度濒危”。余本付告诉记者,保护区管理局对野生扬子鳄实行5年一次本底普查,两年一次重点调查,每年一次动态监测,从最近一次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野生数量仅121152条,相当于大熊猫野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这也是野生动物濒危级别中的“最危级”。

  未来

  “回家”那条路仍然很漫长

  安徽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朝林告诉记者,衡量一个物种的生存状态最重要的标准是其野外种群数量。王朝林说,一个物种要恢复到能够自然繁衍的状态,必须达到野生数量5000只以上,按照这个标准,扬子鳄的“回家路”依旧漫长。未来保护区的计划是,到2018年实现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达到400条,但王朝林坦言,实现这一目标非常有难度。

  在昨日的野放中,著名的法国Lacoste公司董事局主席亲手放归了四条扬子鳄。由全球环境基金会、世界银行和自然保护联盟共同发起的“拯救商标上的动物”保护计划的参与品牌,这一全球知名的“鳄鱼”品牌企业选择将其第三个保护计划在安徽实施,将在未来为扬子鳄野放及种群恢复提供资助。(刘媛媛)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