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集体合同 现在有范本
合肥人社局等三部门制定集体合同参考文本,“百日攻坚活动”促企业与工会签集体合同开展
没有签集体合同,发生纠纷之后,工会常常无法替员工维权。为此,合肥市人社局、合肥市总工会、合肥市企业联合会将从7月中旬到10月底,在全市开展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工作“百日攻坚活动”,力争到10月底,实现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覆盖率达到80%。另外,三部门还编制了集体合同参考文本,将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都纳入文本内容,让员工们与企业签订合同时做到清清楚楚。
据介绍,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没有劳动者,企业如何发展?”合肥市政府副市长卢仕仁说,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是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对此,一家大型生产制造企业人事部副部长裴红花深有体会。两个月前,该企业借鉴北京总部的模式,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包括工资集体协商、妇女权益保护、企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前段时间合肥刚上调了最低工资,所以下一步我们还要进行集体协商,重新与工会和员工签订合同。”裴红花告诉记者,年初的结构性缺工对他们这样的大型企业影响比较大,“经过集体协商签订的集体合同,可以表达员工的想法,留住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防止因人员流失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情况发生。”
“以前员工如果有意见或要求,都是三三两两地找不同领导去反映,可以说很多意见都不好落实,现在有了这个参考合同文本,按程序来,再出现问题就好解决了。”一家机械厂的工会工作人员张建告诉记者。
据合肥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由三部门联合制定的集体合同参考文本,共十六条,相较于“其他合同文本来说,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员工,都更加务实、易懂也非常方便操作。”合肥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文本供各企业和员工参考,在法律框架内,企业和员工还可根据企业自身来增加一些内容。
记者在该合同正文中看到,合同中明确甲、乙双方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指导线、本地和本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进行平等协商,标明某年度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不低于一定数额,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不低于一定百分比等。此外,合同还包括了劳动保护、保险和福利、奖惩制度、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开展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征缴、劳动监察执法、争议调解仲裁等工作过程中,要督促企业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合肥市人社局局长朱正跃说。据悉,各级劳动监察执法机构还会将企业是否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作为执法检查重点,纳入劳动保障诚信档案,对未开展这项工作的企业,将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没有改正的,不得评为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同时还将划入本辖区的重点监察范围。
每个年度,各级工会组织都会对企业评先进和模范,今后,如果企业不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那么将与“先进”无缘。合肥市总工会主席叶和章表示,各级工会组织要把依法开展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作为企业评选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模范职工之家、五一劳动奖状和企业负责人评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的必备条件。(记者陶娜)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