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不断推进乡镇、街道“差别化”管理

访问次数: 3738                        发布时间:2011-09-13

[字体: ]

创新完善   多措并举

-----宁国市不断推进乡镇、街道“差别化”管理

 

宁国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是一个山区市,总面积248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现辖13个乡镇、6个街道。十多年来,在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宁国市创新完善、深化改革、多措并举,不断推进乡镇、街道“差别化”管理,激发了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了乡镇、街道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了乡镇、街道竞相发展、科学发展。

一、不断创新、逐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对乡镇实行“差别化”考核。

早先,在宁国市29个乡镇时,市里对乡镇的年度目标考核是“一把”尺子。20015月,宁国市实行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将原有的29个乡镇调整为13个乡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仍沿袭了过去的考核办法。但随着乡镇、街道职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目标考核不公平,不科学的问题日益显现。同时,又随着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和拓展,相关的街道和乡镇的职能和经济发展模式也不断变化,如此等等对年度目标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宁国市不断创新、逐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以考核为导向、以考核作保证、以考核促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国特色的乡镇、街道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新路子。

2009年,宁国市出台了《2009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整个考核程序、考核体系和考核机制进行了一次大的完善:创新分类方法,科学划分体系;合理设置指标,突出考核重点;形成了市领导评议、部门互评、乡镇评议、效能测评、公众满意度评议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多角度评价体系;严格奖惩措施,完善评价机制。

2010年,宁国市又完善目标考核办法。为实现保持生态、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和谐统一,宁国市按照乡镇、街道主体功能定位,以城市主城区为核心、南山河沥高新技术园区、港口生态工业园区、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支撑的“一核三聚”承接产业转移总体布局,结合各乡镇、街道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环境承载、产业基础的不同进一步调整完善了分类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将乡镇、街道分为高新产业区、特色产业园区、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生态农业区、商务文化区五类考核体系。通过对分类考核体系的优化调整和合理设置考评内容,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乡镇、街道主动围绕功能区的定位推进各项工作,实现科学发展。

在乡镇、街道考核内容的设置上,建立健全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考核评价体系。经济建设突出招商引资、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旅游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品牌建设等指标;政治建设突出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情况;文化建设以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主体,重点考核文明创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工程、网络舆情管理等指标;社会建设突出民生工程、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等指标,引导各地以围绕民生为本、富民优先、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全国生态市创建为目标,强力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强化生态保护,打造绿色、美丽、和谐乡村。通过对考核指标的优化设置,使考核内容更加全面、重点工作更加突出,也更加符合全市发展实际。

总之,宁国市通过目标考核的不断完善,推进了乡镇、街道的“差别化”管理,促进了乡镇、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调整职能、理顺关系、突出特色,对乡镇事业单位设置实行“差别化”。

农村综合改革之前,宁国市在乡镇、街道“七站八所”事业单位的设置上,都是统一的。但后来,随着农村产业的分布,乡镇、街道经济特点和农民经营生产等情况差异较大,事业单位的这种设置显然不符合乡镇、街道经济的发展要求。为此, 2006年,作为试点县(市)的宁国市在农村综合改革中,理顺关系,突出特色,加大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力度。

在职能划分上,将执法权上收市直涉农部门统一管理,撤销了乡镇水产站、能源站,采取市直直达服务。在区域设置上,立足全市产业分布、乡镇经济特点和农民生产经营需求,由市直业务部门管理,设置了6个畜牧兽医站(动物卫生监督所)、6个农机中心站以及茶叶(果树)、蚕桑、蔬菜、中药材等服务分站、5个中心广播电视记者站和乡镇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根据面向农村经济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需求,在全市所有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统一设立经济技术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含计划生育服务所)和林业工作站。

三、精简职数,理顺关系,在乡镇领导职数设置和配备上体现“差别化”。

随着宁国市经济不断发展,乡镇改革的深入,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不断拓展,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宁国市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成立,宁国市十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体制改革,精简领导职数,理顺领导关系,实行领导交叉任职,在乡镇、街道领导职数配备上体现了“差别化”。

2001年,宁国市在区划调整时,设港口、中溪等7个中心镇,汪溪、方塘等10个乡镇、街道,以及天湖、云梯2个三类乡镇,党政领导职数均为7名,其中党委一正三副(含乡镇长、街道办主任一名),政府一正三副。

2006年,宁国市在全省进行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乡镇党委领导职数设5~7名,实行党委委员分工负责制,除标准集镇(港口镇)和云梯畲族乡外,全面推行党政正职“一肩挑”,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交叉任职。全市乡镇领导职数总数由改革前的176个精简到95个,精简率达46%

2010年,经宣城市编委批准设立宁国市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后,为理顺关系,利于管理,所涉及的青龙、方塘、甲路、胡乐、竹峰等五个乡镇、街道的党(工)委书记都未配备,由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兼任。

2011年乡镇换届,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和工作需要,宁国市又对乡镇党政领导职数进行了分类设置:一是对扩权强镇的试点镇即港口、中溪镇,设党政领导班子职数9名,正职按副处高配,加强了领导力量;二是对人口2万以上或财政收入1000万元以上乡镇(即霞西、梅林、宁墩、仙霞)党政分设,也设领导职数9名;三是其它偏远乡镇仍为党政正职“一肩挑”,领导职数不变。

与此同时,随着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南山、河沥、汪溪街道和梅林镇拓展,形成了“一区多园”模式,因此,在领导配备上逐步实行了街道(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在开发区交叉任职。目前,南山、河沥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兼任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此外,港口生态工业园区与港口镇实行“镇区合一”模式,也实行了“交叉任职”,优化配强了园区领导班子。

四、扩权强镇,在机构设置、编制增加、人员配备上“差别化”。

对作为全省扩权强镇试点的港口、中溪两镇,在机构设置、编制增加、人员配备上,实行“差别化”优待。

2010年,宁国市委、市政府对港口镇和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建立“镇区合一”的管理体制,授权港口镇党委、政府对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经济和社会公共事物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园区管理组织架构,规范完善派驻机构设置。

今年8月,市编委又对中溪镇扩权强镇工作专题进行了研究,决定采取“四办四局”模式管理。即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均升格为副科级建制,设立中溪镇财政分局、组建中溪镇建设与管理局,均为副科级建制;明确了派驻机构(实行条块共同管理,以上级业务部门管理为主),即宁国市国土资源局中溪分局、中溪规划分局,副科级建制。在机构设置的同时,明确了各机构的编制,还根据工作需要,相应增加了行政、事业编制。

同时,宁国市对港口、中溪两镇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断加强,抽调精兵强将,选聘专业人才,对那些退到二线的老同志,不占编制,把空出来的编制用于招录新人,增强了乡镇活力。

(宁国市编办  刘干 陈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