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办兴趣班成行业“潜规则”?

访问次数: 1476                        发布时间:2011-09-15

[字体: ]

尽管教育部门规定幼儿园不得以兴趣班的名义额外收取费用,不得进行小学化教学,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在省城多所幼儿园中,这一禁令几成一纸空文。

  幼儿园基本上都办兴趣班

  “刚上学先发一张兴趣课表,里面的课程不下20种,说是自由选择,别人都选我们哪里能不选?这些兴趣课程本来不就应该是幼儿园正常教学里的吗?”省城一位女士发帖称,因为报了4个兴趣班,除了学费以外,每个学期又多交了1200元。而在她的帖子下面,众多家长纷纷回复说,新学期他们遭遇了“被兴趣”。

  虽然教育部门明文规定,幼儿园不得以兴趣班的名义收取额外的费用,但是对于省城一些幼儿园来说,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纸空文,办兴趣班、特色班对这些幼儿园来说已是一种常态。在记者随机调查的几所幼儿园里,基本上都开设了特色班。但是有的幼儿园为了避人耳目,采用的名目是“活动班”“动手班”,费用都是学费以外另交的。在贵池路附近的一所幼儿园外,正准备接孩子的女士告诉记者,她这学期给孩子报了3个班,并说她报的还算少的,有的孩子报了45个班,她的同事和朋友都给孩子报了兴趣班。而省城的女士则表示,报班是被逼无奈,“幼儿园下午只上兴趣班的课,没有报的孩子就坐着看电视,这是在逼着家长花钱上兴趣班啊。”

  “基本上都会办兴趣班的。”省城一家民营幼儿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基本上是行业内默认的。据了解,幼儿园的兴趣班大都在周一至周五下午上课,有的周末也上课。

  部分幼儿园现小学化倾向

  你的孩子认识几个单词、他的孩子会加减乘除,这些似乎都是年轻父母们在一起经常讨论的话题,实际上这些并不在幼儿教育的范围内。但是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要求的提高,幼儿园教学已经开始越来越向小学教学靠拢。但是,这却是教育部门明令禁止的。

  在省城一幼儿园外,记者借看了小朋友们的课本。从中班开始,教材中已经开始出现简单的加减法,也有教拼音识字的。据一位家长介绍,这只是平时上课所学习的,幼儿园里还有加强班,那是给那些对这些课本教学有更高需求的孩子准备的,加减法和认字读拼音是这些加强班的主要课程。“我们也在教学中教一点。”省委机关幼儿园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像公办园给孩子们教授学科知识的情况还算少的,因为一直声誉在外不愁生源,只是简单地教授一些字母和数字。还有部分幼儿园因为生源压力会教授孩子学科知识,因为家长会以此来衡量一个幼儿园的好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目前教育部门不允许幼儿园使用教材,但是各种版本的教材依然出现在幼儿园里。“没有教材没法上课,总不能只带着孩子唱歌、做游戏。”在一家幼儿园任职的老师说,其实他们也知道孩子应该尽情玩乐,但是如果只做游戏,家长会不满,觉得孩子没有学到东西。“所谓的学到东西,那就是识字、背诗、会加减法。”

既然教育部门明令禁止幼儿园开办兴趣班和幼教小学化,那么为什么很多幼儿园还这么干呢?为什么明明不乐意让孩子上兴趣班,有的家长仍然违心地交了兴趣班的学费呢?关于兴趣班,幼教专家又有何看法?

  多数家长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采访中,多名幼儿园园长均向记者表示,兴趣班的开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应家长需求,“(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合肥的幼儿园还是没有兴趣班的,随着少年宫逐渐受到追捧,很多家长建议幼儿园也应该开办兴趣班。直到2000年以后,幼儿园的兴趣班就陆续出炉了。”省委机关幼儿园主任赵轶华向记者介绍了兴趣班是如何兴起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关于送孩子上兴趣班的原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代表着多数家长的心声。

  住在政务区某小区的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刚上幼儿园,她就收到学校发的兴趣班报名通知,“学校说是自愿,但是因其他孩子都在上,我们也报了名。别人都学,我们不学好像对不起孩子一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说不定多学几种也能发现孩子的潜质呢?”一位私立幼儿园园长也向记者透露,许多家长认为如果不让孩子上兴趣班,就像“亏待了孩子一样。”

  而还有部分家长虽然不认可兴趣班,但是怕孩子被老师冷落,不得不给孩子报了名。女士的孩子在省城某厅属机关幼儿园上学,她为女儿报了舞蹈、绘画、书法3个兴趣班。“(这是)为了让孩子不受歧视,与其他孩子能有共同的话题。”女士说,她不相信孩子能学到什么,报班只是为了让她不显得与众不同,不受老师另眼看待,“一到下课,大家都开始上兴趣班,你要是不上,你就在那等着家长来接,别人上别人的,这样孩子多难堪啊。”女士说,并不指望孩子能学到什么东西,不过现在社会竞争那么激烈,多学一点也是有好处的。据悉,还有部分家长则是迫于工作,不得不将兴趣班作为一个缓冲时段来解决接孩子的问题。

  部分幼儿园

  开办兴趣班是种增收方式

  兴趣班屡禁不止,固然有家长需求的因素,但是其背后的利益驱使却是主因。在采访中,一位私立幼儿园园长向记者坦言,开办兴趣班确实是幼儿园增收的一种方式,但家长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的幼儿园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政府补贴,维护成本很高,租场地、装修、买设备、聘人……都是大投入。一般一学期一个兴趣班的收费在200多元左右。这笔收入与我们的支出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如果没有这笔额外收入,幼儿园的生存将更加艰难。”

  事实上,随着对幼教办学要求的愈发严格,幼儿园收费已经开始受到监管,价格开始向普惠方向转变,因此动辄上万的学费现在已经难以见到。在学费上没有利润,幼儿园只能通过兴趣班来增收。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民办幼儿园,老师的福利主要来源于兴趣班,这也是老师们对于兴趣班很热衷的原因。虽然单看一个班费用不高,但是很多人都是一次报好几个班,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此外,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也导致了兴趣班的长盛不衰。据了解,目前省城很多小学会对孩子组织入学测试,让孩子认字甚至考查100以内的加减法,这变相催生了兴趣班和幼教小学化趋向的出现。

  幼教专家

  对幼儿来说玩才是重要的

  合肥师范学院幼教专家李群教授表示,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一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在作祟,而在孩子的起跑阶段,最需要的应该是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和比赛相提并论。每个孩子的起点不一样,有的孩子开始跑得慢,但是后劲十足。因此家长没有必要因为攀比、盲从的心理在开始阶段就把孩子狠劲地向前推,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李群认为,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该做的事,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童年就应该在玩的过程中去培养感觉、知觉和动作,而不应该过早地去接触抽象的事物,只有让孩子在一个未知的空间里去充分地感受最真实的世界,当感性认识积淀到一定程度,再让孩子开始接受抽象事物,这才是一个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应该觉得只有学到了知识,才叫进步。其实,每一个游戏、活动对于他们能力的培养、性格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戴玲霞、唐元、张晓嵘)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