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省开展了“接送流浪孩子回家”的专项活动,现在已经三个月过去了,活动开展的情况如何?孩子们回家的路顺利吗?
作为社会特殊群体,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和管理长期以来一直受社会关注,为了有效保护流浪儿童权益,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今年年初,我省启动了“接送流浪孩子回家”的专项活动。今年2月7号,记者曾跟随合肥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在合肥火车站将13岁的小泉从河南商丘民政工作人员手里接回了家,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高光权介绍说,从小泉开始,已经有上千人次流浪未成年儿童受到了帮助。
进入五月中下旬,合肥市气温不断攀升,合肥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也加大了街面巡查力度,记者跟随巡逻车分别到达了人流密集的市中心步行街、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的等地,都没有发现有乞讨的未成年人。救助站程站长说,如果发现流浪未成年儿童,他们会及时和公安部门联系,调查孩子的家庭背景情况。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高光权说,未成年儿童流落街头的原因很多,除了被拐骗的儿童之外,因为贫困、疾病导致家庭不完整,大批父母进城务工、非婚生和超生以及家庭暴力造成了孩子的缺少家庭关爱等,都是导致孩子离家流浪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接送流浪孩子回家”活动过程中,民政部门更注重孩子回家后的深度救助和帮扶。
我省“接送流浪孩子回家”的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动员部署结束后,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即将开始多部门集中行动,最后实现城市街面上没有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目标。
在5月20号左右,省民政部门将会开展一次接送流浪孩子回家的集中行动,各地民政、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将联合走上街头,主动巡查,对流浪未成年儿童主动救助。民政部门呼吁,救助流浪未成年儿童的活动是全社会的活动,关爱未成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希望大家在发现流浪的孩子之后,及时与当地公安、民政、城管等部门联系,帮助这些孩子尽早回归家庭,重温家庭的温暖。(任荣荣)
信息来源:安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