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民生的“安徽答卷”

访问次数: 1930                        发布时间:2012-09-04

[字体: ]

《安徽日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特别报道·民生工程篇

幸福民生的安徽答卷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两千多年前,安徽人管仲第一次提出民生为本的治国理念。
    
如今,孕育出深厚民本思想的江淮大地,正在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千年夙愿,变成一幕幕真切可感的生活场景。
    
当梦想照进现实,6800多万江淮儿女细细品味出幸福的真谛。
    
幸福,源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源于保障民生的创造性探索,也源于同享一片蓝天的人文情怀。
    “
要认真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省委书记张宝顺的讲话,凝聚着全省上下的共识。
    2007
年,安徽在全国率先实施民生工程,走出以项目化手段发展社会事业,用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路。 5年多来,安徽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部免除,率先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医保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
    8
月下旬,央视财经频道推出“2012幸福城市排名,合肥居第三位。一个更具幸福感的安徽,备受世人瞩目。

    
安徽,交出了一份幸福民生的优秀答卷。
    
【金寨县最大的拦河大堰——汤店大堰由农民自主决策建设,村民自建新机制正在向全国推广。财力下移、推磨转圈、民办公助……这些独门秘笈,让有限财力发挥了最大的惠民效应,全省人均从民生工程中受益近3000元】
    
夏秋之交,站在金寨县青山镇建成不久的汤店大堰上放眼望去,群山环抱之中,西淠河沿岸的一块块农田生机盎然,丰收在望。
    “
如果没有汤店大堰,这里1500多亩农田只能靠天收 ”汤店村70多岁的老支书张康健说,以前,西淠河一涨水,农田就会被淹;而一段时间不降雨,河汊干涸,想灌溉又找不到水源。
    
跨西淠河而建的汤店大堰,不仅承担着农田的蓄水灌溉重任,还是附近4000多村民的出行要道,也是金寨县最大的拦河大堰。
    
张康健说,这么大的工程,全是由村里的村民自主决策、自主招投标建设。 “我可是一点也没有吹牛啊! ”说到这里,老支书爽朗地笑起来。
    “2008
年起,安徽开始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每年投资超过3亿元,并纳入民生工程序列。 ”省财政厅企业处处长王召远说,所有项目都像汤店大堰一样,实行村民自建制,由村民们决定上马哪些项目,并负责建设管理。 ”
    
在民生工程建设中导入由村民说了算的新机制,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去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召开座谈会研讨并进行推广。今年6月,安徽省决定在全椒、金寨、南陵3县的农村公共建设项目中全面试点这一新机制。

    
新机制的一大好处就在于少花钱多办事。金寨县县长夏伦平介绍,村民自建制大大调动了农民参建和监督的积极性,仅在工程发包环节就节省中间费用30%以上,用地拆迁费用和非工程费用降低20%以上。
    
在民生建设上勇闯新路,让财政资金的惠民效应做到了最大化: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达6170亿元,年均递增30%,民生工程投入让安徽人均受益近3000元。以人为本,为民理财,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足额保障民生工程的资金。 ”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民生工程的实施,加快了财政向民生财政公共财政转型步伐。一个深刻的变化就是,破除了财权上收、事权下移的痼疾,推行了财力下移的公共资源配置新模式。
    “
民生政策的制定就要运用木桶理论,解决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基层群众在哪里,政策阳光就要照到哪里。
    
基于这一深刻的普惠理念,中央和省级财政成为民生领域投入主体,市县一般只按20%30%比例承担配套资金,真正实现了财力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

    
2007年至2011年,民生工程由当初的12项不断提标扩面至33项,共投入资金达1862亿元,年均增长47.1%,地方新增财力80%投入到民生领域。其中,省级财政民生工程投入5年增长了3.5倍,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8年的64.8%增加到今年前7个月的79.6%
    
基层少了缺钱的烦恼后,建设民生工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热情不断高涨。
    “
三口当家塘,保收千斤粮。 ”来安县水口镇武集村新庄组村民吕问昌乐呵呵地说道。 2011年,在遭受持续干旱的天气下,这个村的粮食单产仍达到1100斤。老吕说,组里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新挖了三面当家塘,水头好了,栽种及时,家家户户获得了好收成。
    “
像这样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前年我们镇里实施了28个,去年达到39个。 ”水口镇党委书记蔡金林说,按照轻重缓急,推磨转圈、滚动发展,全镇433个村民组都将受益。 ”
    
集中有限财力办老百姓最想办的事,逐步让所有群众滚动受益,这种源于基层的创新探索,让财政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杠杆效应

    
被财政杠杆撑起的还有千万普通人共筑幸福家园的追求。
    “
30元买个心安。 ”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的华芳,不仅每年坚持花30元为孩子购买一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还经常推荐认识的人购买。两年多前,她的孩子曾患急性肺炎住院,医疗费花了3000多元,但因为有了这份保险,直接报销了2000多元。
    
个人拿小头、财政拿大头,社会保障的蓄水池越做越大。 5年多来,安徽在全国率先构建起城乡全覆盖的医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资本也成为民生建设多元投入机制的一支活跃力量。今年,安徽省财政专门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给予专项补助。通过民办公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是构建老有所养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安徽省财政厅民生办主任朱士昂表示。
    
无论是引导个人筹资,还是推行民办公助,财政性资金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神经中枢作用。这一中枢能否高效运转,是方方面面的关注焦点。
    
上门走访、网上公示、代表委员巡视评估、回头看”……民生工程从项目选择、工程建设到建后养护全程实行阳光操作,为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构筑了制度保障。
    “
看病不太贵,上学不交费,村里通上水泥路,家里用上自来水,老人低保五保都领生活费,淮北烈山镇榴园村群众的这句顺口溜,道出的是老百姓的共同感受。
    “
要一项一项狠抓落实,要让全社会来监督我们是不是都落到实处了。 ”这是中央领导视察安徽时,对民生工程提出的明确要求。
    6800
多万群众的民生诉求,让安徽民生工程有了不断扩面提标、惠及每一个人的根本动力。

    【孩子们的笑脸一个都不能少。今秋,合肥率先免除中小学生课本费,真正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实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以来,无数像大眼睛苏明娟一样的适龄儿童,重返学堂,梦圆大学,开启全新的人生航程……
    1991
年,一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由此改变了人生,不仅成为希望工程的受益者,更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改变了成千上万贫困孩子的人生。
    
如果说希望工程照亮了部分贫困儿童的人生道路,那么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则惠及千千万万学生。
    2007
3月,教育作为当年民生工作的重头戏2.5万所学校的近10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新学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当年还有135万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获得教科书,29万贫困家庭寄宿生获得生活补助。
    2008年9月1,被视作“
一个必将被历史铭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
    
而这一目标,安徽已经提前一年多实现。
    
今年91日,合肥市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的基础上,又在全省率先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真正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 “全免费,共惠及城乡64.4万中小学生!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给了每个孩子一双坚实有力的隐形翅膀。它是最初纳入民生工程的项目之一,经过几年的完善,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中最突出、最实际的问题,保障标准、保障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六安的小姑娘许修嫚就很幸运地得到一双这样的 “翅膀。这位文静的小姑娘来自偏僻的农村,在六安市九中上学。
    
不幸一度笼罩着这个家庭:小嫚的父亲2006年车祸丧生,柔弱的母亲白天做家政,晚上还要去建筑工地背黄沙,挣钱贴补家用。
    
望着母亲沉重的脚步,小嫚时时沉思发呆;而她从不在学校吃晚饭的举动,更引起了李胜校长的注意。原来,小嫚每天用来吃晚餐的钱只有1元,她只能在外面小店铺买个大馍,就着开水填饱肚子。
    “
我当时很难过,马上发动学校的师生为她捐款。后来政策越来越好,对困难学生的补助全年近千元,她们家又是低保,还可以免交作业本费,上学难、吃饭难都基本解决。 ”李校长说,有了政策的佑护,现在全校基本上没有上学难、吃饭难的学生,各种政府及社会资助足够让每个学生安心上学。
    
对义务教育经费得到公共财政保障这一点,六安市裕安区教育局财务科刘玉根深有感触:我们区有教职工8000余人,每年工资2.4亿元,工资水平与公务员持平,按月打卡发放,学校不再愁经费,教师能专心教书,教学质量也日益提高。经费足额依法到位,学校也不会乱收费,群众负担减轻了! ”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未来。不仅义务教育获得全面保障,高校、中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逐渐进入政策保障的范畴。 2011年统计显示,全省共向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各类助学金100多万人次,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9月1,进城与务工父母团聚的小雪,不用再像往年那样回到老家的小学报名,而是顺利地成为合肥华府骏苑小学的一名小学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起点。为了让农民工子女与城里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今秋开学起,作为全省接收进城务工人员最多的城市,合肥市决定在原有134所定点校基础上再扩大数量,并用三到五年,彻底取消定点校,实现所有中小学校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敞开怀抱 “全市已有4万名进城务工子女和其他城里的学生一起,坐在课堂安心读书! ”合肥市教育局王一冰科长介绍。
    
小雪父母自然高兴得合不拢嘴:以前合肥定点学校很少,我们想上也挤不进去。现在逐渐放开,教育质量有保障,我们马上就把她从老家带来了! ”
    
而那些留在当地上学的留守儿童,也得到了更多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爱。

    8月1下午,骄阳似火,高温袭人。淮北市相山区合众小学的留守儿童室,静悄悄的。置身这里,感受到的是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
爸爸妈妈,你们想我了吗?如果让我许一个生日愿望,我的愿望就是想和你们在一起! ”“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无论何时何地,亮出你自己的光! ”……一个个孩子在黑板上留下了稚嫩而工整的笔迹。抒发内心渴望的同时,也不忘激励自己。墙上你我共享一片蓝天的巨大横幅,扫去人们心中留存的一丝怅然。堆放在柜子和桌上的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以及翻旧的书籍,也叙说着它们与孩子之间说不完的故事……
    
校长周国勤拿出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记录本,上面记着每个孩子的倾诉内容以及父母的电话号码
……
    
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全省有300多万。2010年起,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就被纳入省级33项民生工程中,从制度和经费等方面得到全面保障。省政府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各乡镇创办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在农村地区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目前,1.9万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308个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2007
年以来,我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落实,由规模扩展向更加注重整体推进、均衡协调发展转变,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教育质量转变。
    
【安徽近2000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已转移就业1430万人,约300万农民和农民工接受了就业培训。今年上半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居中部第一位】
    
安徽农民工遍布全国各地。数量多、能吃苦名声在外,而文化水准相对较低、技术能力比较落后却是人所共知的软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09年以来我省实行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他们正逐步实现从耕者有其田业者有其技的转变。
    
安徽从2010年实施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以来,有88.3万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实现就业人数76.4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86.5%
    
技能培训让近200万农民,由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泥腿子,逐渐成长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
    “
白面书生骑白马/一马二马到丈人家/丈人丈母不在家/推开窗户望见她/梳油头,插金花/……卖田卖地要娶她。 ”
    
这是六安的一首民歌,歌里的梳油头指的是野生的油茶榨出的茶籽油,用它搽头发,那叫一个黑又亮!如今,这种往日养在深闺的好东西,正逐渐走出大山,成为家喻户晓的高档食用油!

    8月2,云雾缭绕的大别山深处,霍山县与儿街镇双乐河村,郁郁葱葱的油茶苗漫山遍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这里刚刚结束了一个种植现场培训会。
    
农民李其银在这里学会了选种、嫁接、培育等油茶实际栽培生产技术。他深情地抚摸长势喜人的茶苗,说道:这是良种油茶,早结果、产量高、出油率高,一棵能卖两元钱,几十亩的树苗今年能带来十多万元的收益。 ”这一片油茶苗生产基地,已成为周边农民们致富的好路子!
    
霍山县副县长潘家东很自豪:霍山县的茶叶、百合、油茶等农产品品质上等,全县正培训推广这些农产品的种植技术,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木讷、守旧是鲁迅先生小说里闰土等传统农民的标签。如今,越来越多像李其银这样知识型、科技型、市场型的新型农民,一改千百年来泥腿子的固有形象,成为充满自信与激情,耕耘于天地间的土地主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过去10年,更多的劳动者找到工作、实现稳定就业,开启了幸福生活的大门。
    
截至20126月末,安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430万人,比2005年增加400多万人。 “十一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2.6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26%。今年将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万人的目标。
    
稳就业,固民生;提收入,富民生。
    2011
年以来,安徽居民收入增势明显。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91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260元,增长18.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个和2.8个百分点,均居中部第一位。
    
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保障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渠道
    
正在铜陵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让工人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也让铜都再次声名鹊起。
    8月14下午,在铜陵狮子山区,来自海亮铜业有限公司等11
家企业方负责人和职工方代表在协议上签字,确定工资增幅均在10%以上。
    “
和老板谈工资,让我感到被尊重,与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也更加爱岗敬业。而且以前即使涨也是被动地涨,现在知道是怎么涨的。 ”来自红星阀门的职工小耿是职工代表,虽然年轻,可维护职工权益却从不含糊。
    
增加工人收入,岂不是让企业割肉?铜陵其利电子公司总经理英朝辉却不这样看。 “如果企业发展不好,也会被员工炒鱿鱼。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向职工亮家底’‘报实账,职工向企业谈想法表心愿,建立起一种互依、互信、互益、互存的良性关系,大家共同受益。 ”
    
一直参与推进辖区内工资协商制度的铜陵市郊区工会主席胡国正说:铜陵是一个工业城市,工资占家庭收入的七成以上,推进工资协商制度对保护工人利益特别重要。去年以来,签过约的郊区企业工人收入大部分上涨10%以上,基数低的还涨了百分之二三十。
 ”
    
2013年,安徽将在85%的已建工会组织企业中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其中世界500强在皖企业全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从而保障工人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

    
党的政策,真正好;白内障,免费来治疗……”一位年逾七旬的白内障复明老人,用自创的《打夯歌》唱出了真情。一个不断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正在城乡铺开。 5100万安徽农民参加新农合,城镇医保覆盖面达98%以上】
    
近日,卫生部公布2012年全国医改工作进展监测结果:27项指标中,安徽有8项名列第一,13项排名进入前5
    
安徽医改走在全国前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负担。新农合让全省5100万农民成了看病报销族900多万没单位、没工作的城镇居民和学生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医疗机构药价下降50%以上。新农合按病种付费的住院病人达17万人次,平均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7%
    8月10,记者走进12
岁的白血病患儿鹏鹏的家,他刚接受过骨髓移植手术。
    
母亲一脸感激:我们是低保户,如果不是政策好,我们不敢做这个手术,孩子做手术共报销了19万多元,大病救助政策还补贴了6万元。 ”鹏鹏是黄山市屯溪区首例新农合补偿超过10万元的患者。
    “
目前,新农合参保率达99.5%,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59.4%,居中部地区和全国前列,全省87个县(市、区)已开展门诊统筹;16个市的市级医院推行即时结报,实现了参合农民住院有保障、门诊有补偿、看病花钱少、报销很方便,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更是高达77% ”省财政厅民生办副主任宋先贵介绍。
    
省人社厅医保处处长童宗伦告诉记者,自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城镇非从业居民、中小学阶段学生、大学生乃至农民工子女等都纳入了自愿参保的范围。其中,2008年安徽在全国第一个将80万在校大学生全面纳入医保。截至2011年底,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一起,安徽参保人数已达1612.9万人,参保率达98%以上,远超国家90%参保率的要求。
    “
城乡医保统筹是大势所趋。 ”童宗伦说,在构建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中,最高目标是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一样的医疗保障待遇。目前,全省已有20多个市、县(区)在整合城乡医保政策。 “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不仅实现城乡统筹,同时也有利于整合医保资源,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平台。 ”不仅城乡居民应保尽保,困难群体医疗补助也有突破。
    
当政策阳光照到这些困难群体时,柔弱的生命就会绽放出灿烂的光彩。
    “
党的政策,真正好;医疗保险,能报销;白内障,免费来治疗……”合肥市包河区76岁老人陈荣开最爱唱这首自创的《打夯歌》。他曾在江淮情走进合肥大型慰问演出中唱响这首自创歌曲,一时成了红人。
    
谁能想到几年前,陈荣开双眼失明,走路得用棍。包河区实施的民生工程——白内障复明工程,不仅治好了他的双眼,还全额解决了医疗费。老人再一次看到家乡的面貌,激动得哭了。区政府负责人介绍,包河区倾力民生,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财力新增部分近80%都投入到教育、医疗、卫生、民政等各项民生工程上。
    
有了医保,看病贵难题得到有效缓解;看病难,也将随着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迎刃而解。城乡百姓在家门口看病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2007
年开始,省政府将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日程表,至2008年底,全省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00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了70%以上的城市人口,在城镇基本织就“15分钟就医圈。到2011年底,在农村,按照一个乡镇一所卫生院、一个村一个卫生室的原则,已建设1230所标准乡镇卫生院和15911个村卫生室,千镇万村织就一张小病不出乡、大病有保障的医疗服务网。
    
敬老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老残不孤独,人间晚辈尽儿孙。 ”阜阳市一座敬老院门上的对联这样写道。如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安徽2000多万居民参保,老有所养的千年梦想终成现实】
    
铜陵74岁的孤寡老人罗爱金,出门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说起铜陵市的幸福工程,她几度哽咽,异常激动:没有交过一分钱,每个月还有60元养老金,加上大病补助、居家养老等多项补贴,生活无忧。感谢党和政府让我安度晚年! ”
    2007
年开始,铜陵在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的民生工程基础上,增项、扩面、提标,累计滚动实施239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逾41亿元,惠及城乡95%的居民,满意率超过90%

    
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说:民生工程就是民心工程,为百姓打造出宜居宜业、快乐安康的幸福铜陵,就是最大的民生! ”
    
铜都的新变化印证了姚书记的观点。2008年,铜陵提出,提前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了全面小康工程的各项指标。到去年底,指标实现程度达到96.82%,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2009
年,金寨县在省内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农村老人也开始从政府领钱了。2011年,安徽又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并于当年将两项保险制度合并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实施。
    
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首次纳入33项民生工程,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全面保障,全年计划投入60亿元,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老有所养的千年梦想终成现实。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都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省财政厅社保处处长朱艾勇介绍:截至6月底,全省参保人数已达2442万人,612万人领取养老金,累计发放基础养老金近58亿元。今年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将实现全覆盖,比试点之初规划的时间表提前了7年!
    
目前全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55元,部分地区提高标准达60元。虽然数量有限,却是一个起点。 “继续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是十二五时期必须着力做好的重要工作之一。 ”省人社厅厅长刘莉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以及收入分配改革的深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还将继续提高。
    
与养老保险制度一起,五保供养以及低保制度的建立,使生活极其困难的群体,老有所养,不再流离失所。
    
在合肥市大圩镇黄港敬老院,年近七旬的沈自聪老人逢人就说:我们这些无儿无女的农村人,现在过的也是城里人的日子哩! ”黄港敬老院是合肥“515敬老工程十一五期间,用5年时间,投资1个亿,让50%以上的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中第一个投入使用的敬老院,共投资500多万元,有近百位五保老人在这里安度晚年。 “每天的菜都不重样,一荤一素一汤,口味淡,适合我们老人吃。 ”在这里,老人看病费用全由政府兜底,不动生活费一分钱,平时还有专职医生轮流值班,照顾他们的健康。
    
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李永胜谈起制度保障如数家珍:近年来,我省强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全部完成年均增长10%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城镇低保标准达到302.1/月,增长17.4%;农村低保标准达到1780/年,增长43.8%;五保供养标准达到1700/年,增长41.7%
    
据了解,安徽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45.7万人,其中在2046所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16万余人,其余为分散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已达到每人每年2155元,集中供养每人每年3250元,条件好的地区如合肥已经达到3620元和5390元。
    “
敬老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老残不孤独,人间晚辈尽儿孙。 ”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前楼敬老院门上的对联,表达了人们对应保尽保、老有所养的赞叹。
    
不似广厦也宜居。安徽保障房建设开工量全国第二,100多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梦圆住房。统筹城乡发展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已为期不远】
    2010
年,在合肥首批廉租房之一天门湖家园小区,特困户耿小燕不仅喜迁新居,还迎来宝贝女儿的诞生。她为宝宝取名天一,纪念天门湖家园第一个宝宝的出世。幸福生活还有更多新内容:以前一个月的工资付完房租费就剩不下多少了,现在一个月只要50多块钱房租。房子是装修好的,买点家具就能住! ”
    
今年,在全国保障房建设任务比原计划有所缩减的情况下,安徽不仅一套不减,反而增加了建设任务总量,主动向国家部委提出,上调保障房建设原计划目标,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40万套,总任务量居全国第4位。

    
保障房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又是重要的发展工程。它一方面推进住有所居,增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另一方面能扩内需、稳增长,加速推动城镇化进程,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今年上半年,我省新增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1.3万套,占目标任务的80.2%,开工量居全国第二。截至6月底,累计已有102.2万户城镇居民家庭通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改善了居住条件,住房保障覆盖面已达12.4%
    2011
10月,安徽率先在全国发布保障房建设标准,让百姓住上舒心房。各地在规划、选址、建设等方面积极落实标准化建设,蚌埠逐项对照标准打造样板房,芜湖、马鞍山、宿州等市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大型央企参与保障房建设,提升工程质量。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是建设美好安徽的基石。正在全省兴起的美好乡村建设热潮,以农民为主体,尊重群众意愿,实现保护农村风貌、改善农民生活、提升居住环境等多重目标。
    
走进淮北烈山镇榴园村,恍惚来到江南小镇,一幅现代田园画卷舒展眼前:潺潺蜿蜒的小河渠上架起一座座仿木桥;娇艳似火的石榴花丛中,一座座整洁别致的农家院落错落有致;平坦舒适的柏油路,连起每一户农家的院门。
    
烈山区委书记张明告诉记者,以榴园村为中心,这里正在打造一个10万亩的石榴产业基地。庭院经济、观光农业成为群众增收新亮点。结合乡村旅游,新农村风貌改造实施的绿化、硬化、亮化等工程,换来了现在美不胜收的榴园村!
    
榴园只是农村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明说:一年来,各地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和改造,着力提升现代农村的品质和品位,首批970个村庄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改善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安徽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让所有乡村都能实现美好乡村的目标。 ”
    
不仅居住环境改善,农家的出行条件、饮水安全更是得到根本改善。

    “
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灰,曾是六安渠沟镇钟楼村村民出行的真实写照,8.8公里长的村村通工程给这里带来整洁与便利,村民张先芝说,金线银线不如公路沿线,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不管干活还是走亲戚,走路开车别提多方便!
    2008
年至2010年,安徽累计投入 “村村通工程资金59.3亿元,新建了2.8万公里农村公路;累计投入逾60亿元,解决了12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
水泥路,通村村,农民兄弟多开心。农业产品变商品,为俺打开致富门。管他雨下三昼夜,骑车也像城里人。路旁盖起候车亭,让咱怎能不温馨! ”这首涡阳县老干部魏绍杰写的诗,充分表达了农民对出行条件改善的欣喜之情。
    “
民生连着民心、连着发展,体现社会公平,经济越发展,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省长李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改善民生承诺,掷地有声。
    
每年,安徽都会对40多万户城乡居民进行电话抽样调查。调查显示,群众对民生工程满意度在90%以上,对新农合等长效化民生制度的满意度更高达95%以上。
    
这条问民意、听民声的幸福专线,承载着一条颠扑不破的道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解答着一个关乎未来的大问题: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兴皖富民的和谐之路越走越宽,正在让美好安徽的宏伟蓝图,加速转化为每一个安徽人越来越眷恋的幸福家园。(执笔:本报记者 冯珉 胡旭 王彦)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