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得名,因水而兴,历经两千多年浮沉起落,如今,三河古镇依托优美生态环境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皖西大别山东麓,汇纳山涧溪流,形成丰乐河水,滔滔东流,在距巢湖
繁华寥落千载沧桑
又是一年盛夏时,三河草木葱茏、花团锦簇,在淙淙碧水的映衬下,更显绰约风姿。亭台楼阁、长街古巷、池环水绕……美景随处可见,古韵抬眼可得,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在诉说小镇的繁华与沧桑,带着我们追溯她久远的岁月。
三河镇距合肥约
回顾历史,三河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水运的便利,春秋以来,历经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发展,三河逐渐成为当地重要集镇,是人员流动、贸易集散的中心地之一。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了三河昔日的繁华:“三河为三邑犬牙之地,米谷廪聚,汇舒、庐、六诸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或劝梁韦睿保三汊,诚以地亦城南要津也。 ”据史料记载,在1933年时,三河港年平均输出大米100万石,为巢湖各港之冠。
而进入上世纪60年代,以陆路为主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渐替代了水运,加之合肥和肥西其他乡镇的进一步发展,改变了原来的经济辐射格局,使三河的经济进一步下滑,城镇人口也下降到不足1万人,昔日繁华已经不再。不仅如此,1954年、1969年、1991年,三河遭遇了三次严重水灾,尤其以1991年的水灾最为严重,全镇成为一片泽国,倒塌房屋3500余间,经济损失超过3亿元。但三河镇和三河人民没有被水灾打倒。在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三河镇按照“历史名镇、水乡特色、贸工结合、现代集镇”的总体框架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与此同时,筑堤坝、排积水、盖房屋、修道路、恢复供水供电等等一系列恢复重建措施一一铺开。在水灾之后几个月,三河镇生产和人民生活就基本恢复正常,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时光荏苒,进入新世纪,犹如历史轮回,三河镇再次因水而兴。依托优美的水乡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三河镇大力发展旅游业,与此同时,全镇工业、商业、农业等全面发展,千年古镇又重现昔日繁华盛景。
文化遗存灿若星辰
三河,沉淀着古老的文化遗存。这些历史的印记包括文物、商贸、民俗艺术、饮食等遗存,犹如一颗颗明珠,在历史长河的打磨中,闪耀着璀璨光华。
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蜿蜒幽邃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老街铺子……在三河古镇,文物遗存比比皆是。三河以水乡古镇为特色,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青石板上的古街巷,保留着历史街区原汁原味的肌理;连片的古民居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成为皖中地区一个颇具规模的晚清建筑群;古茶楼、古戏台、古城墙、古桥、古河、古圩等等,无不佐证和诠释着三河古老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三河的商贸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巢湖西岸的商贾重镇,解放前,三河的商贸业有30多个行业,千余家店铺。知名的“老字号”商铺有中和祥糕饼店、吴恒隆酱园、凌宝泰茶庄、颜熔记纱布庄、周春和药号等。部分老字号至今仍在营业,如百年老店中和祥,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开办,所产玉带糕、大麻饼、寸金、白切等糕点誉满三河及周边区域。此店曾一度退出三河营销市场,现又焕发英姿,重新在镇上开业,其传统制作工艺流传下来,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精致糕点满街飘香,顾客络绎不绝。
逢年过节,古镇的文化活动格外红火,民俗表演更是压轴好戏。三河民间艺术种类多样,独具特色。其中歌舞包括:闹花船、河蚌舞、挑花担、兰花绸、羽扇舞等。民间音乐方面,镇上有多支称为“良玩”的民间小乐队,擅长演奏《春富贵》《抱八仙》《八哥洗澡》等民间乐曲;该镇号称“庐剧之乡”,是庐剧的发源地。民间绝活方面,胡益厚的剪纸、左昌蕴的指书及糊灯笼等远近闻名。
三河的另一特色是源远流长的美食文化。三河菜取南北之长,集徽、川、淮、扬菜系之大成,形成独特的风味。菜肴做法有烧、炒、蒸、煮、煲、煨、炖、拌、拼、汆、炸、酥等等,不胜枚举。名点名菜的制作,讲究“刀切、火候”,其色清爽、其味醇香。传统大席有“八八席”“五魁八碟席”“鱼翅帽席”等,名小吃有酥鸭元宝、八宝酥鸡、三河小炒、三丝银鱼锅、三河米饺等等,食后口齿生香,回味无穷。
旅游兴镇助推转型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古镇三河游人如织。访古迹、游古巷、赏桃花、品美食、看大戏,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活动内容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流连忘返。据肥西县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三天小长假期间,三河古镇共接待游客近十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上千万元。
“三河近年来的华丽转身,得益于‘旅游兴镇’战略的实施。”该镇一位负责人说。近年来,三河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紧抓住“旅游业”这个发展的牛鼻子,将文化作为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打出民间文化艺术节、庐剧文化节、水文化节、美食文化节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旅游品牌,在推动全镇旅游业和经济迅速发展、全镇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也进一步彰显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和无限魅力。近年来,三河镇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美乡村100佳、中国美食文化古镇多项荣誉称号。
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三河古镇已成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都具备的成熟旅游景区。随着区划调整后合肥将巢湖拥入怀中,三河镇作为省城的龙头景区,地处环巢湖大旅游的支点位置,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三河紧邻巢湖,古镇通过杭埠河可直达巢湖,镇内木兰、西湖、滨湖等村拥有较长的湖岸线,并拥有巢湖沿岸生态良好的三汊口湿地。可以说,三河是环巢湖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未来几年,三河将加快融入环巢湖旅游区域的步伐,紧抓环巢湖旅游区域合作,继续完善景区、景点开发力度,着力打造“夜三河”等旅游品牌建设,同时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将旅游进一步推向市场。
随着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三河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正在悄然转变。 2011年,三河镇成为国家首批7个绿色低碳重点示范镇之一。据介绍,“十二五”期间,三河镇将建设以旅游业为产业主导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为导向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以加快环境治理为核心的绿色低碳环保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一个更加绿色、更加优美的生态水乡正向世人走来。(许蓓蓓)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