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我革命”提能增效

访问次数: 1109                        发布时间:2013-07-08

[字体: ]

简政放权,优化流程,改进作风,打造服务型政府——

自我革命提能增效

 

简政放权——

  让市长的归市长、市场的归市场

  合肥城区建设近年来多点开花,公交车线路调整是经常遇到的事情。以前每次线路变动,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获得行政许可才能施行,费时劳神。现在简便了,只要事前备案即可进行变更。说起现在的变化,合肥市公交集团负责人颇显轻松。

  6月初,合肥市政府自我限权,大刀阔斧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经过清理,市本级原282项行政审批项目共减少131项,下降率达46%合肥市法制办负责人介绍,另有无需再由全市统筹的开餐馆、办学校等40个审批项目,下放至县市区,减少了中间流程,让公共服务更便捷。

  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是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之一。老百姓过去对行政审批颇有怨言,不仅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时有发生,而且过多过繁且不透明的行政审批,还成为吃拿卡要,甚至腐败的重要源头。省社科院有关专家表示,理顺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全省各级政府自我革命,啃硬骨头,努力改变政府角色越位”“缺位”“错位现象。

  省直机关率先行动,简政放权力度逐年加大。目前,我省42个省直部门基本完成职权目录编制、流程图绘制,权力清单及运行情况实现网上动态公开。随着今年初我省第六轮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的完成,省直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由2006年的1224项减少到320项。省法制办负责人介绍,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达54.7%,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1.2%。去年全年省直机关共公开政府信息104万条,依申请公开2557件,有效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

  市长的归市长、市场的归市场,将政府不该管的交给社会和市场,更大程度上释放发展活力,激发社会创新创业热情,为三个强省建设蓄积更大能量。

  优化流程——

  全面推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省级政府行政效率,安徽中部第一。由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称,2012年安徽省政府行政效率在31个省级地方政府中排名11位,在中部地区中排名最靠前。

  服务做加法,推动我省行政效率排位的逐年提升。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效能建设八项制度,着力解决影响效能的深层次问题。各地普遍开通政府信息公开网,绘制行政职权流程图,优化行政管理流程,提升机关服务水平。

  目前,共有39个部门机构、652项行政审批项目、146项便民服务项目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省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军介绍,审批窗口全部实现首席代表制,实行一条龙服务,15个部门、58个项目纳入并联审批平台。一批进口设备申请免抵税确认,整个流程批下来不到5分钟。办事效率高了,我们企业省时省事舒心。6月20,在省发改委窗口,一位私营业主在体会到行政效能的高效时发出由衷感慨。

  目前,效能建设正向纵深推进,由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作风效率,向履行核心职能、全面规范权力运行等转变。据统计,去年,省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各类事项251万件,同比增加206.4%。各窗口单位大力实施审批流程再造,提高服务效率,即办率达90%,按时办结率100%,办事人满意率99.98%

  效能革命打造的发展环境品牌成效日显,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显著增强了地方竞争力。

  改进作风———

  干事创业,提振精气神

  这几天,黄山市黄山区甘棠镇张家埂村的十多个养猪大户,陆续将生猪集中到由镇里投资建成的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园。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提高了养殖效益。养殖户们高兴地说,这是乡镇流动党委会给他们办的一件大好事。

  流动党委会开到村,现场解决村民难题。今年以来,黄山区建立乡镇流动党委会制度,把乡镇党委会从会议室搬到村头现场召开,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该区14个乡镇党委先后到79个村、12家非公企业、11个重点项目建设基地召开流动党委会”45次,解决实际问题48件。

  改进作风,是一场自我革命,革庸懒散奢的,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乘着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的东风,各地各单位纷纷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省直机关持续开展百名厅局长下基层万名党员便民行等活动,提高服务基层和群众的水平。省农科院开展百名专家树党旗、进农户、走地头、促增收主题实践活动,有力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民情日记驻村夜访结对共建”……各地探索开展的特色活动,有效促进作风大转变,有力提振干部精气神。桐城市建立由两代表一委员、企业法人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2500多人组成的动态评议人员库,监督不公正执法、不文明执法和吃拿卡要等以权谋私行为,目前,全市已下达督办函和处理意见函11份,7名党员干部被问责。把干部作风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把工作绩效评判权交给群众,促使各级干部时刻绷紧优质服务之弦。

  眼睛向下看,脚步往下走,带来作风大转变。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正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人民群众一起,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黄永礼)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