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天倾力绘就幸福长卷

访问次数: 773                        发布时间:2013-08-19

[字体: ]

据合肥日报报道,从未去刻意追求荣誉,但鲜花和掌声总是不期而至。

  10万公众票选中国最幸福城市,合肥在140座城市中排名榜首;

  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发布中国幸福城市排名,合肥位列第一;

  幸福城市市长论坛,合肥跻身“2012省会城市幸福感排名第三;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和首都经贸大学首个《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在35个被调查城市中,合肥生活质量满意度位居第五……

  发展为先,民生为本!不管是民意,还是学术研究机构,都在苛刻眼光的审视下,对合肥给出了中立客观的好评。在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合肥紧紧围绕保民生惠民利,做大做强民生蛋糕,实现了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相互支撑、同步跨越的共赢局面。

  民生财政实至名归

  在前进道路上,更多谋民生之利,更多解民生之忧,数年来持续发力的民生工程,是重要抓手之一。

  2007年,合肥正式启动实施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围绕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的总体奋斗目标,连续6年以政府1号文件部署指导全市民生工作。

  民生工程需民生财政支撑。2013年,全市实施47项民生工程,其中省定33项,市级14项。为完成33项省定民生工程,各级财政应到位资金71.62亿元,截至7月底,已累计投入资金63.85亿元,资金到位率89.15%;为完成14项市级民生工程,各级财政应到位资金3.17亿元,截至7月底,已累计投入资金2.83亿元,资金到位率89.27%

  还有更厚重的民生账本7年来,合肥累计投入资金292.97亿元,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大手笔实施77项民生工程,700多万人民群众因之受惠,人均受益近1066元,年均增幅超过59.1%

  夯实幸福合肥之基

  千事万事,民生是头等大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曾说:政府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民本意识和服务意识,要不遗余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看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赢得民心,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行政区划调整后,站上新起点的合肥把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最终目标指向幸福合肥,把百姓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作为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使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持续的实施,民生工程已成建设幸福合肥的重要品牌,获各方赞誉。

  决心前所未有,力度前所未有,成就也前所未有。在合肥,老有所养迈向更高层级:敬老院在实现吃有粮、穿有衣、住有房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向多功能福利型敬老院转变;住有所居内涵更为丰富:廉租房、公租房建设,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全面推进;劳有所得跨上收入倍增阶段:固就业之本,扩收入之源,实现工资性收入快速稳定增长;病有所医伴随更深刻的改革,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

  民生工程改善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解决了很多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位合肥市民说出了群众的心声。

  以群众需求为第一推动力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发展最终也要依靠人民。

  去年底,市长张庆军在市政府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上要求实施“33+X”项民生工程,这“X”究竟选什么,要广泛征求老百姓的意见。由此,2013年度合肥民生工程在实施33项省定项目以外,其余14项市级项目的实施内容大部分来自民意,同时此举也确立了合肥民生工程实施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新举措。

  入户调查、现场答疑、新闻发布、群众听证等活动持续开展,群众代表共同参与工程验收、资金审计、项目管护等工作。市财政局副局长黄永强介绍,合肥已把群众民主参与贯穿民生工程实施的全过程。

  哪些需求最迫切、利益最直接,老百姓心里装着一本明白账。民生工程是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工程,政府是实施主体,项目库却是民意需求,来自于民心所向。在保证民生工程项目源自民意的同时,合肥还把民生工程实施效果的考评权交给群众,在全市建立以群众满意为首要标准的考核工作机制。全省民意调查显示,合肥民生工程群众满意度、知晓度双双超过93%,位居全省前列。(赵登岩)

  编 后

  所有的腾飞,都要指向一个落脚点。眷顾万家忧乐的民生举措,就是合肥经济腾飞的最终落脚点。随着该文见报,本组在新跨越、进十强的发展征程上专栏稿件刊发完毕。

  最近一次市政府常务会传来喜讯:上半年合肥多项经济指标进十强。市委外宣办陆续召开两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发改委、科技局、经信委、商务局、金融办、财政局等六大市直单位部门,先后对上半年合肥市经济成绩单中的亮点指标进行权威解读和发布。

  在此基础上所做的连续报道,扩大了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做法、新成就、新经验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凝聚共识、鼓舞士气、提升斗志,继续在全市上下营造争先进位的良好舆论氛围,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赢得普遍好评。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20122月,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发出科学发展新跨越,主要指标进十强的总动员令。今年上半年,面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合肥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多项经济指标逆市飘红,迈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行列。

  功丰而不傲,步阔而不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智慧的合肥人民仍将秉承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城市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上实现更大跨越,铸就更高辉煌。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