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半年:医院收入未减

访问次数: 2004                        发布时间:2013-09-10

[字体: ]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递交半年答卷

群众负担降低 医院收入不减

 

  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我省去年12月起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省144家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根据省医改办94公布的统计结果,改革推行半年多来进展顺利,已初步实现群众负担能降低、医院收入不减少、医保基金可承受、社会稳定有保障的改革目标。

  20121215日起,我省全面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省发改委医改办负责人介绍,在五个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药品零差率销售带来县级医院药品费用的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全省县级医院药品累计收入28.86亿元,同比下降8.75%,次均门急诊药品费、次均住院药品费、次均门急诊收费分别下降11.8%13.06%1.45%。二是所有县级医院基本建立管办分开的体制机制。三是县级医院服务效率得到提升,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41%7.73%2.7%。四是县级医院总体业务收入保持增长。全省144家县级医院总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7.8%。五是药品采购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在全国率先完成县级医院药品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中标价较政府指导价平均下降36.6%,一年可减少群众用药负担6.4亿元。

  为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合理的运行补偿机制初步建立,今年上半年,全省县级财政新增对县级医院投入1.4亿元,同比增长44%。编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启动,各地重新核定县级医院的床位和人员编制,全省共核编94594名,床位与编制比达11.37。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入,绩效工资制度在县级医院全面实施。

  目前,省直相关部门和各市、县对政策落实和改革推进情况已及时开展回头看检查,年内,我省将再出台有关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巩固完善意见。(记者 王慧慧)

相关信息:

安徽医改敢闯深水区

省市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或明年初出台

《人民日报》812头版头条报道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老百姓有病不敢看,一场大病就致贫返贫,不从基层入手彻底破解医疗卫生难题,其它改革发展的红利难以释放。安徽医改敢啃硬骨头,敢闯深水区:在全国率先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实施零差率招标采购,率先全面铺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并酝酿省市公立医院改革……安徽,成为新一轮医改的探路先锋

  医疗机构回归公益

  大夫,不会错了吧?我咋只掏20来块钱?8月3,芜湖县陶丰镇卫生院的报销窗口。78岁的低保户胡成科看到个人支付部分的数字,有些疑惑。

  工作人员确认无误。“20.95元。并非仅仅是开一服药、输一次液的费用,而是胡成科住院整整一周自己要掏的钱。

  得益于安徽持续推进的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数千万像胡成科一样的农家百姓卸下了肩头沉甸甸的药担子

  改革前,乡镇卫生院药品加成比例普遍在60%以上。这些上去的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医改开始,安徽将全省1230个乡镇卫生院和63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编制和预算管理,明确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基本药物集中采购

  20121215,安徽所有县级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零差率政策推行之后,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中标价格较国家指导价平均下降52.8%,县级医院平均下降36.6%。百姓的医疗负担大大减轻。

  在肥东县梁园镇卫生院,院长俞义年说,现在卫生院没有独立的账户,收支都从财政专户里走。开药方不再是卖药,我们只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拨、分配、使用药品。医院和医生心安多了。

  改革之初,众多药企围攻安徽。面对各种质疑,安徽没有退却。去年安徽连续出台两个办法,对双信封制做出调整:技术标商务标得分分别占权重的60%40%,最终两者相加得分最高者中标,得到很多企业的支持。

  破题省市医院改革

  医改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是公立医院改革,特别是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终端的省市级公立医院。而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展开后,安徽已经蹚进这片改革的深水区。

  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介绍,目前安徽正在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评估工作,在总结此经验的基础上,省市两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或将于明年初出台。

  早改早主动,先行占先机。全国17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中,安徽就贡献两个:芜湖和马鞍山。

  继续探索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不断完善补偿机制,彻底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顽疾;持续创新药品采购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医药分开;不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重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安徽省市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初定。

五部门转发《通知》要求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发挥中医药特色

723,铜陵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在为市民配制中草药。随着冬病夏治市民的增多,以及夏季消暑类中草药逐渐受到市民的青睐,传统中草药在夏季十分走俏。(通讯员刘敏 摄)

  省卫生厅、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物价局等五部门近日联合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关于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制定落实具体相关政策,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探索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体制机制。

  通知要求,各地要将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专门研究、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同步推进,要认真落实我省已出台的鼓励发展中医药的有关政策并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特别是要切实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认真研究制定中医药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优惠政策;要充分发挥县级公立中医院作为县域中医医疗中心和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龙头作用,继续推行农村中医药服务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据悉,针对通知中提出的鼓励使用中药饮片、调整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在医保中鼓励使用中医药、落实和完善政府对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等要求,省有关部门正在就调整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等方面进行调研,将于近期出台相关政策。(记者王慧慧)

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平均降价36%

据市场星报报道,我省今年前5个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招标采购统计近日出台,数据显示,中标的7377种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36.6%。中标的7377个品种的药品中,产自国内中西药400强企业的占64.3%,药品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冯立中 卢雁 记者 李皖婷)

 

    相关链接:

国务院医改办评估组来皖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