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访问次数: 1168                        发布时间:2013-09-25

[字体: ]

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自2006年启动以来,先后完成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文化行政主体合并、广电网络整合、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等任务,组建了读者出版集团、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一批国家级文化示范基地;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和六届省文博会;完成了290万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任务;建成16860个农家书屋……20126月,中央领导对甘肃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从文化“改革后进区”变“改革先进区”给予了充分肯定。

“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说。

截至目前,甘肃省已签约文化产业项目336个,实质性签约合同金额1561.8亿元。上半年,全省法人文化单位实现增加值40.7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4%,是甘肃省上半年经济发展速度的2.16倍,是全省第三产业的2.218倍。仅文化产业单项就占到了全省GDP1.733%

“我们确立了推进文化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力争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奋斗目标。”连辑说。

甘肃省委果断作出对文化体制改革实施“一把手工程”的决定,省政府分管领导与各市州主要领导签定文化产业目标责任书,纳入考核、明确责任。有力确保了改革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真转真改、不打折扣。

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开始体现。很多人观念保守、缺乏必要手段和责任心,文化企业没有从骨子里断奶,地方政府偏重工业和农业对文化产业重视不足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所以下一阶段的改革任务不是减少了、简单了,而是更复杂、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难题、解决问题。”连辑说,推动文化改革发展顺利渡过深水区,才能实现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

下一阶段甘肃省文化改革将重点从增强文化企业竞争力、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抓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着手。加强转型企业的内生动力、结合本省文化优势拓宽传播渠道,落实责任、服务群众,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让甘肃走出去,扩大甘肃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张鹏)

 

    信息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