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社会服务将有统一呼叫号码

访问次数: 823                        发布时间:2013-10-15

[字体: ]

合肥发布社会服务“1+4”政策政府将出钱为市民购买43项服务

 

坐在家中按下呼叫器或者拨打统一的服务热线,就会有社工或专业社会服务组织成员为您提供居家、健康等社会服务。目前已有一些社区为老人、残疾人发放了呼叫器,今后全市都将设立统一号码,呼叫服务可覆盖全部辖区和全部人群。昨天,合肥市发布社会服务工作“1+4”政策,市政府政研室相关人士介绍,政府将为市民购买公益、福利、便民共三类43项社会服务。

  【一项指导意见】

  社会组织年均增逾10%

  在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合肥市首次界定了社会服务的定义,即指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公益性、福利性和便民性服务,既包括政府主导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包括社会力量提供的其他公共服务。

  到2017年,全市依法登记和备案管理的社会组织年均增长不低于10%,社会服务人才占全市人才总量的15%以上,各类社会服务平台全部通过市级认定。

  【四项配套政策】

  社会组织设立孵化园提供免费办公场所

  除了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合肥市还将在全国首创性地设立社会组织孵化园,为入驻的社会组织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水电、物业管理等,孵化期2年,同时街道(乡镇)、居()委会将建立社会组织孵化机构,给予房租、水电等补贴。此外,还将成立市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扶持社会组织,此举也开全国先河。

  想创办社会组织也会更容易,合肥市民政局介绍,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限制将放宽,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开办资金门槛会降低。

  社工人才应届毕业生可补助1000

  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在肥从事社会工作,都将享受相应的现金补助。合肥市人社局介绍,当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在肥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并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每人给予一次性补助1000元。

  研究生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等合肥社会服务工作急需的人才,来肥可享受落户绿色通道: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等随迁人员,可在就业地申请登记为非农业常住户口。

  呼叫平台全市将设统一呼叫号码

  养老、助残、生活应急事务等服务,今后在家中就可实现咨询和呼叫。据了解,在包河区等社区,已经先期给老人、残疾人发放了呼叫器,老人可随身携带,需要服务的话按下呼叫器。合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60岁以上老人和七级以上残疾人将优先享受这样的呼叫服务。

  今后,全市还将设立统一的服务号码,社会服务的呼叫中心将覆盖到每个县区,包括城镇、乡村、外来务工人员等,方便程度就像拨打119122

  购买服务43项服务由政府埋单

  机关单位、群团组织、事业单位这三类主体今后将出钱为合肥市民购买社会服务,市民坐在家中呼叫完毕、享受到服务后,拿出政府发放的服务券支付即可。合肥市财政局介绍,此举一方面动员了社会组织的力量,同时也可提升服务水平。

  在政府购买的43项服务中分公益、福利、便民三类。公益性的包括普及15年基础教育、医疗服务、医保异地结算等;福利性的包括低保五保、失独家庭、居家养老等;便民性服务覆盖面最广,包括家门口的文娱项目、健身器材,而居民代办、家政服务、信息咨询、物流配送和再生资源回收将是重点发展的服务内容。 (韩庆芳、张沛)

  部分服务项目

  便民性服务

  社区老年人服务社区健身服务社区卫生环境服务社区家政服务社区心理咨询服务

  公益性服务

  校园安全保障服务就业创业服务人才培育引进服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放服务法律援助、调解服务、律师服务

  福利性服务

  低保五保服务残疾人服务贫困家庭服务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服务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