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存荣强调,要认真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 的建设制度改革上先行先试,打造全省先行先试的“合肥版”,继续勇当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要统筹把握好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与紧密结 合合肥实际先行先试的关系,统筹把握好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统筹把握好胆子要大、善于攻坚克难与步子要稳、善于先易后难的关系,统筹把握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统筹把握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在深化改革中不断推进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 (许根宏)
相关信息:
合肥各县市区及市直机关推出改革新举措
新兴产业培育、新建道路开工、环境污染监管……在昨天的会议上,合肥市各县市区和市直机关也纷纷拿出各自的改革新举措。
【科技】
推进第5代电动车量产
全新平台的第五代电动车明年也许就能在市场上看到。合肥市科技局昨天透露,2014年合肥市将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抓住再次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机遇,推进全新平台第5代电动车量产,并建成监控中心。
合肥未来还将创新科技开发的合作机制,建设新能源汽车国际创新园等一批国际技术转移基地,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在合肥设立研发机构。
【交通】
新桥大道建设明年启动
明年省城还将有多条道路开建。合肥市交通运输局透露,2014年将围绕合肥经济圈、巢湖和空港产业园发展,完成环巢湖道路路桥工程和目前在建的 7条国省干线改建项目建设。计划启动建设兴业大道、新港路、新桥大道(团肥路南延段),水九路、盛桥至兆河连接线、冶父山至环巢湖道路连接线等项目。同 时,明年还将开展合六第二通道、省道101合相路(规划国道329)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城市公共交通关系每一个市民的出行。明年合肥将全面推进公交枢纽站场建设、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和公交运力增长,计划新增和更新公交车1000台,新开20条公交线路。同时对现有的城市客运站场及客运线路进行整合,减少客运班线穿城而过,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环保】
压制PM10和PM2.5
未来合肥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更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合肥市环保局透露,省城目前正在组织编制《合肥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阶段性工作方案》,提出6项26条具体措施,初步计划到2017年,PM10和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0%以上,灰霾天气明显减少。
在环境监管方面,合肥未来将严格执行“三条铁律”,严防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防重特大污染事故发生、严防因环境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除了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还将坚持后果严惩,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将严厉惩处,直至终身追究责任。
另外,省城还将在巢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现有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拆迁安置等造成的损失予以合理补偿,体现污染者付费、受害者获补偿、贡献者获奖励的生态公平机制。
【各区动作】
政务区:祁门路沿线或变身“总部研发基地”
政务区将强化剩余土地招商,加强潜山路以东祁门路沿线土地资源收储整合。绿轴地下空间将积极推进招商,探索城市立体空间发展新模式,重点推进8、10号地块及祁门路沿线土地招商,重点招引总部研发基地。
经开区:空港起步区部分规划初步完成
按照设想,空港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保障、物流、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目前,起步区的道路、水、电等城市基础设施已初步完成总体规划和部分专项规划编制,
瑶海区: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至街道
瑶海区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通过直接放权、委托放权等方式,依法合规地将区级部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权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权交至街镇开发区。
蜀山区:力争中国动漫产业园开建
蜀山区未来将全面完善国际电商产业园综合配套,加快四期建设,并以项目推动五期建设,确保中国人寿、顺丰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电信等60余家2万坐席建成运营,力争中国动漫产业园开建。
高新区:新增绿化80万平方米
高新区将重点开展“王咀湖、柏堰湖”两湖湿地建设,计划新增绿化80万平方米,重点推进方兴大道、望江西路西延段,七水场配套建设。
巢湖经开区:打造全省最大综合性科技孵化器
投资200亿元的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示范区、25亿元的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24.8亿元的上海圣三松压缩机等重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打造全省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孵化器,近期开建50万平方米为小微科技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安徽商报 刘媛媛、张沛)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