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面启动市县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

访问次数: 1021                        发布时间:2014-01-06

[字体: ]

马年春节前,食品药品安全九龙治水格局在安徽将彻底终结。

  继省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我省近日全面启动市县体制改革,要求各地于20141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务。省级以下工商质监实行市县 政府分级管理,市一级整合四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组建新的市食药监局,县一级工商质监与食药监部门合并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现有工商所的基础上组建乡镇(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

  此次改革注重理顺市县监管体制,这样从国家到省再到市县基层,将实现食品药品安全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责任落实将推进工作落实,从而有助于提高行政效能。 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表示,从改革方案看,就是在把权、责、位错位或不匹配的地方扭转过来,势将破解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张餐桌的难题,实现食品药品生 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

  参与改革设计的省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次调整最显著的特点是工商质监实行市县政府分级管理,县级工商质监与食药监部门整合。随着市场经济的深 入发展,政府需要承担的监管职能特别是基层市场监管任务日益繁重,迫切需要充实加强基层市场监管力量。这次将工商、质监改为市县政府分级管理,把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下放地方管理,有利于增强市县特别是县级政府功能,减少监管环节。而在县一级实行市场监管领域的大 部门制,是这次改革的一大突破,对于解决基层市场监管职能分散、监管力度不够、部门职责交叉等问题非常必要。

  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由政府来规范市场秩序,本次改革在县一级实行大部门制就体现出这样的意义。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范和生认为,改革的目的是提升市场监管水平,新组建的食药监机构责任更大,不能是简单加加减减,需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整合监管队伍和技术资源,确保新组建的机构有能力、有资源、有条件履行职责。

  王开玉表示,新的监管体制下,需要打造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的专业技术队伍,配套功能完善的安全信息平台、电子信息追溯系统,提高监管效能。 在监管中,既针对群众最担忧、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也需注重从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防范,从而筑牢食品药品安全网。(夏胜为)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