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城建招投标“一网运行”

访问次数: 831                        发布时间:2014-05-16

[字体: ]

搭建交易市场 监管全程覆盖

 

本报讯(记者 郭耀华 丰静)日前,蚌埠市将40多个项目的电梯采购工作打捆7个项目集中招标,用规模优势、低廉价格,买到国内一线品牌产品,赢得百姓口碑。这得益于该市 深化招标投标制度改革,加强标后监管制度的建设,改九龙治水一网运行。由蚌埠市招标采购管理局总结改革实践经验起草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服务标准 体系上升为我省地方标准。去年12月,蚌埠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被列为国家级公共资源交易类标准化试点单位。

  2010年以来,蚌埠市开始举全城之力实施城市大建设及棚户区改造,市委、市政府同步推进招投标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搭建起具有蚌埠特色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改革之初,蚌埠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招标采购市场管理委员会。原财政、住建委等部门涉及招投标业务的部门一刀切,重新组合成立 招标采购管理局,设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实现市县两级联网。财政、住建、工商等6个部门将114项行政处罚权集中委托给招标采购管理局统一实 施。市直单位、市辖7个区(县)、74个乡镇(街道)的交易项目全部纳入蚌埠公共资源交易一网运行系统办理。所有招投标工作流程细化为18步,由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阶段操作、招标采购管理局分阶段监管。

  城市大建设,项目多,工期紧,招投标工作既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也要提高 效率。蚌埠市注重招标评标制度创新,提高招标质量,创新实施两阶段评标法,将技术标与商务标分开评审,有效解决了低价恶性竞争、反复流标难题。去年以来,蚌埠市在招投标领域积极推动简政放权,简化招标前置条件,同时实施嵌入式资格预审,利用统筹法,既缩短招投标时间进程,又降低围标、串标可能性。

   同时,蚌埠市将监管向标前和标后两头延伸,实现监管全覆盖。通过与检察院合作,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制度,在源头上治理、预防职务犯罪行为发生,与质监局合作,实施政府货物采购质量验收第三方检验检测机制,杜绝虚假采购和以次充好现象。建立标后评估机制,组建资深专家评估委员会,让专家管理专家,打 击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行为,禁止擅自变更工程量、工程价款等私人订制,努力打造出科学规范的第三方评估和管理社会服务绩效的蚌埠模式

  蚌埠城市大建设投资逐年递增,2010年为68亿元,去年达到264亿元,成为引领蚌埠市经济转型增量、优化升级的新引擎。蚌埠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仅去年为政府节约资金16.67亿元,增值11.25亿元。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