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合肥第一家社区大食堂——望湖社区食堂热热闹闹地开业了。实惠、方便、快捷,这是很多居民选择到食堂就餐的原因,也是一些社区努力的方向。此后的时间里,10多家社区大食堂陆续建立。目前,社区食堂从建立到兴起已有近两年的时间,它们的经营现状如何?能否满足大家的需求?记者对合肥多家社区大食堂进行了探访。
包河区望湖社区食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食堂位于望湖社区的二楼,大约40余平米的空间,可同时容纳40人就餐。冰箱、灶台、消毒柜、蒸饭车……并不大的地方,该有的设备一样也不缺。
墙壁上,餐饮服务许可证的上方悬挂着用餐标准:一荤一炒一素一汤是8元,一荤两炒一素一汤是10元,两荤两炒一素一汤定价12元。透过玻璃橱窗,三位大姐正在忙活着中午的饭菜。
11:15,食堂迎来了中午第一位客人——家住望湖城福桂苑的赵大爷,“来份12块的,和小孙女一起吃。”赵大爷乐呵呵地看着玻璃橱窗里的菜:粉蒸肉、炒青菜、香干肉丝、青椒土豆丝……
一直到中午12点,来食堂吃饭的人并不是很多。“48中学生也经常来吃,现在学生们放暑假了,加上天热,老人家们懒得跑,所以人流量不大。”食堂的大姐说。
庐阳区三孝口街道社区食堂半数食客为“外人”
芝麻团、豆沙酥烧饼、萝卜丝鲜肉酥烧饼、黄团……走进三孝口街道社区食堂,光是门口五花八门的小吃就让人先挑花了眼。身处市中心桐城路繁华地段,加上品种丰富,这家食堂的生意好得足以让周围餐馆妒忌。
三孝口街道食堂面积大约200平米,能容纳150人同时就餐。想喝粥,这里有桂花赤豆糊、薏米花生粥;想吃面,这里提供鸡丝面、牛肉板面、大排面;想吃炒饭,牛肉蛋炒饭、腊肉炒饭、肉丝蛋炒饭全都有;想吃盖浇饭,红烧仔鸡盖饭、土豆牛肉盖饭、雪菜肉丝盖饭尽管点。当然,各种标准的快餐也一并提 供。
食堂的后半部分区域,专门为老年人划出了“午餐专区”,记者探访时,服务人员正将张奶奶的快餐递到桌上。什锦虾仁、胡萝卜炒香干、毛豆烧茄子,紫菜蛋汤,盘中的这几样菜很对张奶奶的胃口,“我今天来这边看牙齿,人老了,牙也不好了,这些菜嚼起来不费力,味道也不错。”
据了解,由于食堂处于闹市区,上班族、学生、路人都是食堂的常客。
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社区食堂老人的“精神家园”
肉末茄子、小青菜、红烧带鱼、酱香排骨……邻居们凑成一桌,有说有笑地吃着午餐。每天中午11时是和平路街道社区大食堂开饭时间,社区里的居民 来得很多,有独居老人,也有父母不在家的孩子们。“饭菜很香,我现在天天都来吃。”年近耄耋的贾奶奶说,她的几个孩子都不住在瑶海区,平时都忙,老年人在家吃不了多少饭菜,在这里吃饭,不仅方便,还能和老姐妹们聊聊家常。在大食堂,不少老人都告诉记者,以前只会在晚上孩子们回来的时候好好吃一餐,孩子们不 在家时就吃剩饭剩菜凑合一下,现在有了大食堂,吃完饭,邀上些老伙伴聊聊天,或者是回家睡午觉,非常随意。
带着父亲第一次来社区食堂就餐的陈伟是一名公司白领,他说,现在,年轻人要在社会上打拼,还有孩子,照顾老人确实有些分不了身,“爸妈年纪渐渐大了,我们就希望家里老人们能有个吃饭的地方,既能和附近的朋友玩,又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少费点神。”
滨湖世纪社区食堂中午窗口前排起队伍
今年1月8日,滨湖世纪社区食堂正式开业,100多位居民免费品尝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滨湖世纪社区食堂的装修很像一家温馨的土菜馆,桌子和靠背椅简单清爽,地面也很干净。由于附近小区入住率较高,11时许,食堂里已经有不少居民前来打饭菜了。到了11时50分,窗口前开始排起队伍。
打菜区共有四个窗口,早点、面条、套餐、凉菜、烧菜的品种和价格,分门别类地用蓝底白字标注在窗口上方。8角钱可以买到一根油条或者一杯豆浆,1元钱可以买到4个煎饺。想吃点汤汤水水的食物,可以花7~8元购买到牛肉面、牛肉粉丝或者鸡丝面。套餐的价格根据荤素搭配的不同,定价在6~11元不等。想来份凉菜也很容易,酸辣海带丝、油炸花生米、凉拌皮蛋、蚝油千张定价均为4元每份。如果想吃好一点,还有单独的烧荤菜供应,红烧仔鸡、千张结烧肉、红烧鲫鱼可供选择。
正在用餐的翰林苑小区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